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瑟”,一种古乐器,与古琴相似。
“奚为于丘之门”,奚在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为则是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什么要在我这里弹瑟呢?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程颐和《论语家语》中的话,“程子曰:‘言其声之不和,与己不同也。’家语云:‘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盖其气质刚勇,而不足于中和,故其发于声者如此”。子路性格刚勇,缺少儒家提倡的中和之气,其鼓瑟时音乐中所彰显的也多是争战杀伐之气,与孔子中正平和之气相差比较大,故孔子才会在听到子路的鼓瑟声后,说出“奚为于丘之门”的话。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为孔子的这句话)都对子路起为不敬之心,孔子解释道:“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朱熹对于本章还有这样的注释,“门人以夫子之言,遂不敬子路,故夫子释之”。孔子后面的解释是针对弟子对子路不敬所说的,也就是说虽然子路的音乐与孔子自己的相差比较大,但并不是就可以对其不敬。也有学者认为此处的“不敬”所指的是对子路的音乐而言,也就是弟子们对于子路鼓瑟的水平不再佩服了。
对于“升堂入室”,钱穆先生的注释简洁清晰,“升堂入室,喻入道深浅。子路可使从政,特未达礼乐德性之奥耳”。所谓的“升堂入室”是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升堂”的水平比“入室”的水平要差一些。从子路鼓瑟的情况反映出他学业水平已过到一定的高度,但还没有达到精微之奥了然于胸的水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