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地名,现已无可考。
“与”,本章有四个“与”字,后三个朱熹的注释是“与,许也”,可以解释为“赞许、赞同”。对于第一个“与”字,一般都解释为“跟,同”,朱熹对“难与言”的注释是“其人习于不善,难与言善”。也有学者认为第一个“与”字也是赞许的意思,“互乡难与言”就可以解释为“互乡的人很难得到赞许的评价”。
“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成为有德之人。
“不保其往”,保,一说担保,一说保守。往,一说过去,一说将来。
本章的译文选择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一种,互乡的人很难与之言善(也就是很难教化),但是互乡的一个年青人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感到很不解。孔子说:“赞许他的进步,而不是去推动他退步,怎样做才是更好的呢?人既然有了改正错误以求进步的态度,就应该肯定他改正错误的态度,不应该总是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第二种,互乡的人(由于其乡风俗恶)很难得到赞许和认可,但互乡的一个年青人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和教诲,孔子的弟子们很不解。孔子说:“我们应该鼓励他进步,而不是退步,如此有何过分?人家改正错误以求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即使不能保证今后会怎样。”
朱熹认为本章有错简,“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应该在“与其进也”一句的前面,其理由是认为这个年青先有了“洁已以进”之心而来,赞许其“洁”,不追究其过往,赞许其为了进步而来求见,并不是赞许他离开后的作为。朱熹还认为“唯何甚”的“唯”字前后有缺字,意思应该是“不为已甚”之意。也有学者认为“与其进,不与其退”是对所有请见者而言,“人洁已以进”一句是对本来有“不洁”者言,有递进之意,应该不是错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