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2018-12-11 20:55:16)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语学习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属于在卫国比较有实权的人物。
        “奥”,在古时,一个房间里面的西南角叫奥,属于比较隐深的地方,一般为尊者所居的位置,通常是供家神的地方。这里的“奥”代表的就是主宰全家的家神。
        “灶”,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指供在厨房里的灶神,主管一家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腊月二十三讲究送灶神,意思就是说灶神会在那一天上天去汇报一年中家里的情况,家家都摆上供品送送灶神,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一直到来年的大年初四又要迎灶神,也就是恭迎灶神回到人间。灶神的地位要比奥神的低一些,但有其主管的内容——吃饭,也就是说更有实权。
        “天”, 在这里就是指天理。朱熹的《论语集注》注释到“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意思就是,天理尊贵无比,不是奥神或者灶神可比。如果我们违悖了天理,也就是获罪于天,靠巴结奥神和灶神,靠祈祷就能免罪吗?。就是说做事只需顺应天理,不必奉承灶神,也不必求于奥神。
        本章的译文是这样的,卫国大夫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违逆天理获罪于天,什么样的祈祷都没用了。” 
        王孙贾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孔子,与卫灵公或卫灵公的宠妃南子交往,不如多与我们这些有实权的大臣交往,我们在君主面前多美言几句也许更有用。孔子给出的回答也表达他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我不会去做奉承别人的事,不管是“县官”还是“现管”,因为为人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正直,我做事只求顺应天理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