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BP究竟应该做什么?

标签:
管理文化 |
分类: 管理 |
问一个以前多年在外企做HR BP的一个问题:“你觉得过去的HR BP工作做的好吗?HR
BP应该做哪些工作?哪些是该做但没有做的?哪些是你做的最好的?”
她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好大。”
我解释说:“简单说就是:一般在外企,体系成熟,招聘垂直化,有专门的服务团队,这时HR
BP做什么,怎样做。”
她答道:“HR要发挥作用,很大程度取决公司老板对HR的重视。这个不是HR能决定的。你看包括好多外企的HR都是秘书或者行政人员转过去的,能发挥多大作用就可以想象了。”
“真的做的好的HR除了要有HR的理论基础,更要有真的理解业务和企业所在的行业。大公司HR可做事情的空间不大,基本都是Follow总部的制度。”
“那你觉得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说。
“HR
BP在这样的公司里面,需要更多和业务经理泡在一起,参与各种业务会议,甚至去参加一些和客户的会议。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面纸上谈兵!这个是最基本的,但很多HR做不到。”
“那你原来能做到不?”我问。
“我想做,可是环境不允许,老板根本不通知你,而且我的老板是个印度人。理解了业务,知道实际问题和困难,理解行业竞争压力,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找办法。HR对业务真正的需求如果把握不了,或者根本只听老板的指挥,老板让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很容易被边缘化。”
我想这就是当今大多数HR
BP面临的现状吧,业务老大根本不需要你,甚至忘记了HR的存在。
业务需要HR做什么?
那么,业务究竟需要HR做什么呢?
就这个问题,HR
BP回答道:“我觉得出来做业务,对HR的理解就更多了。第一,HR需要理解业务需求和市场行情,提供针对性的人才招聘、培养方案,而不是业务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第二,对于现在团队人员的结构、配置、考核、激励应该有建设性的意见。第三,主动找我们了解问题,要有高情商,知道怎么和业务部门对话。如果很直接问,你们现在有什么问题,需要HR怎么帮你,那肯定没戏!”
这里实际上讲的就是经过转型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HR由HR BP(HR Business Partner, 人力资源合作伙伴), COE(Center of Expert,领域专家中心), SSC(Shared Service Center,共享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简称3D模型。其中HR BP扮演的Discovery——即挖掘业务部门需求的角色,其他COE和SSC职能是:Design(设计),Deliver(交付),这个模型(图1)。
一个平安的HR BP在思考了一天后,对此问题的回答是(原话):“好吧,有时间回答问题了,HR
BP最重要的是取得总经理的认可与支持。过往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并影响了公司一些关键岗位人员的任用。HR
BP应承担公司企业文化的推动及践行。所谓企业文化,应是工具,善用则利往,遗憾的是这属于该做没做好的。”
她的意思是帮助业务领导人事任用方面,她做的比较满意,企业文化应该做但她没有做好。
一个CEO对HRD的要求是什么?
关于HR
BP扮演的角色是否非常有限。和一个CEO探讨此问题,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将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总结出来,作为招聘新员工和平时用人的标准。
HR VP们对于HR
BP的要求
Nasdaq上市艺龙(eLong.com)公司HR VP陈宁同样对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过去的HR BP工作做得好吗?HR
BP应该做哪些工作?哪些是该做但没有做的?哪些是你做的最好的?”
她回答:“我各条业务线差异大,因此真是不同经验的HR来支持,基本是闭环完成内部招聘考核工作了。具体的录用、辞退与否,需要部门making
final decision.”
“我们的招聘也是垂直化,高层的招聘我自己直接做。教会业务领导自己做好管理者的角色,提高意识是必要的。我在互联网,都是新事物,人力需要建立规则并灵活弹性。”
关于取消HR
BP,让直线经理回归人员管理的问题,她答道:“即使是外企,管理很成熟规范,那里也是有空间的,例如真正了解业务需求,对人员胜任力、培训、薪酬、员工关系提出需求,落到修订覆盖自己生态的体系,在大而中全小而美的推项目。”
“两方面,看规模确定角色和影响力。可以推动总部出匹配的体系,然后在部门推动执行;也可以修订总部的体系,自己落到铺开,自己部门的人员晋升、考核、评估一定是应该有特色的吧。拿来主义的一定就是简单套用的,不会实用的。小生态中的人员管理有珍珠可挖掘,问题在于你对他们考核什么,靠什么驱动HR。”
关于以后HR
BP是否来自业务的问题,她认为,“Facebook也有类似模式,以后业务口的人也可以走人力,我以前曾经排斥业务口出来人的思维模式,不过想想利大于弊,it
works. 并且他们和业务天然融为一体。”
HR
BP的价值在哪里?
我曾经发过一条微博:“很多公司的HR
BP就像阑尾一样,没有让业务经理和员工看见他们存在的价值。他们也许做了很多工作,但没有认识到什么是有效的工作!就是业务经理困惑时,优秀员工郁闷时,希望他们做的事情,即使只是帮助一个业务经理判断这个人能不能用,或找出某人销售佣金计算错误,那也是极有价值的事。”
自己由于和业务老大合作的关系(我同样做业务,不是HR BP),因为被认为还算有点专业,经常被他们问到最多就是这样一些问题:
其实业务老大们对于如何出业绩是心里有数的,他们会设定一些过程性的指标,靠这些指标来驱动和衡量下属,比如多少个500万以上Pipelines,但是对于一个人的潜质的认识,真是很难判断。
还有就是如何使用的问题,很多业务老大也是很困惑甚至经常犯错误的。有的人可能就放错了位置,比如一位跟我很熟的著名上市IT公司的资深VP,最近从该公司离职。跟他们公司HR高管讨论这事。他说董事长给这个人机会了,他自己没做好。我问:但是你给他的职位和任务真的发挥了他的特长了吗?你了解他的优势吗?其实这个副总裁很懂售前和实施,但是公司把他放在管理咨询的位置,实非他的优势。要知道,了解一个人的缺点很容易,发挥一个人的优势是很困难的。一个优秀人才就这么流失了。
哈哈,关于为什么了解这位资深副总裁是售前高手呢?因为我知道的有两个客户就是他去赢得的,我们输了。这家公司自己竟然没有认识。
再比如,初任经理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作为经理能力也会有欠缺,比如发展下属,了解他和优秀员工的能力差距,纠正无效和错误行为,Review工作计划和关键进展, 整体上推动员工业绩和能力提升,等等。
初任经理容易犯的错误:
因此,HR通过安排一些领导力培训和聘请外部教练(Coach),在帮助各级管理层提升领导能力方面,是可以有很大作为的。
所以,HR BP要做有价值的HR专业工作,我的体会如下:
阿里巴巴的政委至今承担着招聘的角色,而不是和其他国际企业一样把招聘垂直化,据说当初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HR BP即使别的都不做,也能通过帮助部门找人,而能尽快融入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