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imon
simo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404
  • 关注人气:1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H&M 总部的秘密

(2013-11-23 08:23:06)
标签:

管理

文化

分类: 管理

H&M 位于斯德哥尔摩对外开放的的总部大门。

在斯德哥尔摩这个规模并不算大的首都城市,分布着 22 间 H&M 的门店。H&M 之于瑞典人来说,更像是一个购买日常穿着的方便之所,并非什么“快时尚”。H&M 的创意总监玛格丽特·范登博施(Margareta Van Den Bosch)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我可不喜欢这个词,我们就是一间成衣公司啊!”

玛格丽特在 H&M 公司工作了大半辈子,像她这样的老员工被公司的年轻人们叫做“恐龙”。

 

设计工作室的秘密

H&M 设计工作室坐落在一所普通的联排商住楼里,对面是斯德哥尔摩最热闹的商业街,H&M 的六层的总部大楼就在那个街角。工作室被透明玻璃隔出的小间剖开,小间里是色彩组、廓形组、面料组等不同团队的会议室。公共区域则分为板房,资料库,布样柜等。

玛格丽特向我们展示了部分工作流程。一位正在取样的设计师告诉我们,H&M的色彩库里有三万多种色彩,每一个色彩又被用在在不同的面料上,做成一叠叠同色异料的布样。如果在拼印花图案时发现更好的色彩选择,或同一种色彩有更好的面料选择,便可提出修改建议。

每一款服装设计,都得经过多次对比和修改。

工作室一角则被开辟成咖啡室,周围是大家从世界各地带回的设计书和画册。

玛格丽特取下一本工作室自制活页书,上头粘贴着这些年 H&M 和众多大牌设计师跨界合作的资料图片,从 Karl Lagerfeld 到 Martin Margiela。“Karl 十分和善,但他的团队总像众星拱月似的围着他。”玛格丽特一段段讲给我们听,“Alber Elbaz 凡事亲力亲为,他喜欢光临这个工作室,甚至不辞辛劳地飞来。”还有 Anna dello Russo 的联名系列,“我们原本对她的影响力不太有信心。事实证明我们错了,那些夸张的配饰卖疯掉了!”

 

H&M 总部大楼的秘密

事实上在 H&M 斯德哥尔摩总部,像玛格丽特一样被称作“恐龙”的人不在少数。这是一个人才稳定性相当高的企业,没有全球化企业中令人窒息的竞争感。公司各处的休息沙发旁摆着水果,每层楼都有咖啡间;食堂占满了整个中庭,厨师手艺相当不错,炸肉丸和坚果碎巧克力球让人忍不住想点“赞”。

另外,H&M 总部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只要每天上足 8 小时班,没人管你何时报道何时走人。也没人管你穿什么上班,机车男,朋克女,越是风格十足的造型越能获得同事们的掌声。

这样松弛散漫的工作规章,让人难以想象这个地处北欧的总部如何管理好遍布世界的 3000 多间门店。

 

H&M 成功的秘密

这个近 70 年前创立的企业为何还能保持年轻活力?以卡通画形式张贴在总部墙上的企业价值观中我们发现,H&M 的成功和这 7 大秘诀分不开。

“保持简单”与“团队合作”——这里讲求平等无间的团队合作,“恐龙”和“菜鸟”们厮混在一起,相互取绰号,简单的层级关系和人际氛围让工作变得高效起来。

“直接、向前看、思维开放”——任何人都能提出创新的意见,公司鼓励讨论、质疑与头脑风暴,每一个员工的创新性想法平等地得到重视。

“我们相信人”——这里的人,指代着员工、消费者、合作伙伴,是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诚实与互信。

“持续学习提升”和“进取精神”——H&M 会频繁地进行员工培训和交流,还倡导积极进取,提供多种岗位机会和巨大的晋升空间。比如现任的创意总监玛格丽特,正是从一个最基层的店员成长起来的。

“成本意识”——员工们被教导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要考虑成本。不仅仅是经济成本,还有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等等。

上述的价值观难道与硅谷那些成功的创新型公司不像吗?虽分属不同产业,他们都在这个时代所获得了同等的成功,其价值取向不可谓不值得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