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会》----大前研一

标签:
管理文化 |
分类: 管理 |
管理大师大前研一首度提出“M型社会”发展架构,社会走向两极分化,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和商机。
“因为不好的制度不管怎么破坏,都不会自己长出好的东西来”。大前研一抨击日本总理小泉纯一郞的打地鼠式的改革,日本经济已经经过高峰期来到衰退期了(见图),不能否认的事实是两极收入分化,进入M型社会。
同时也指出:在新经济的现在,企业是可以拿“让人期待的未来”交换金钱的。
薪资收入来看,中低收入阶层为600万日元一下,中上阶层为600-1000万日元,上层阶层为1000万日元,现在的分布(见图)已经开始从中间阶层向上下两极移动,即富的越来越富,穷的人更加多了。
一个中位数年龄超过50岁的社会,已失去年轻的活力,进行变革只有现在开始,因为发现在变革时代活跃的都是年轻人。让营业额增长的重点就是获得市场最大客户群---中低层客户的青睐,其关键在于“憧憬自由之丘”,即中上阶层的品质、低层阶层的价格的概念。或者“新奢华”,即价格和品质都属于中上阶层,换句话就是提供让中低阶层的客户虽然觉得有点贵,却想获得的商品服务,以中低阶层为主流,加入一点奢华主义的购买冲动,也就是说质量高、感觉好的商品和服务,只要是在加点钱就垂手可得的价格范围内,消费者是乐于多出点钱的,中低阶层的女性也有许多人会花大价钱购买名牌包一样,察觉中低阶层客户的心理,以合理的价格提供有奢华感的商品,就是企业成功的秘诀。
分析日本的市场,日本消费群五大:收入高、有余钱选择性消费支出的“富裕老龄者”;接着DOM=DUTY OLD MAN高收入,对年轻女性流行时尚嗜好不惜一掷千金的“不良老爹”;败犬族为女强人,中上阶层,从事事务性工作,不要负担孩子和贷款;寄生虫指没有收入未婚有工作没有孩子并和父母一起居住的人;飞特族指合同工,打钟点工的,尼特族指年轻无业者。
针对M时代的消费两极化,要有不同的营销策略,如在低价格业态中加入附加价值。
同时观点需要改变,做父母的与其为无意义的事情浪费教育上的金钱,不如多投资时间在孩子身上,把社会的残酷面告诉孩子,指导孩子如何突破困难,冲过险境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必须让孩子有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勇气和韧性。因为补习班的老师社会经验大都等于零,一个不曾被社会狂风巨浪吞噬、不曾受上司欺负、不曾被同事打压、不曾为转业而烦恼的人,当然无法教孩子认清人生的意义及生活的方式。不要将孩子“外包”了!欧洲的教育要讲“学”而非“教”,TEACH教就是以“有答案”为前提,由知道答案的人来教别人;而LEARN学是贯彻“要孩子们自己学”的想法,鼓励全班25个学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因为世上充满了没有答案的问题,自己思考,自己找答案,这种能力有助于现实社会中立足。
学院智者成绩良好,擅长把别人已决定的事情很有效率地做好,一般人称为精英,但是碰到从未体验过的新问题是,却全无应对能力,并无前例就停止思考。街头智者造就新繁荣,是一群在真实社会中积累经验而崛起的人,善于构筑人际关系,失败了也不退缩,无路可走时抓住机会找到新路。教育改革就是让学院派智者可以通过质的变化转换为街头智者,这才是真正最重要、最紧急的课题。
最后,大前研一指出四点让日本下任执政者做到的:
彻底变更统治机制(导入地方制,把地方作为繁荣的单位);
采用合乎地方制与老龄社会的简单化税制(地方--增值税,社群--资产税)
培养出到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活跃的人才(教育的根本改革)
从生活者的立场考量行政单位设置(国民生活省等单位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