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imon
simo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61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人都是CEO----事业部架构

(2013-03-09 15:44:31)
标签:

管理

文化

分类: 管理

当公司越来越大的时候,马云、张瑞敏、马化腾等企业家不约而同选择“将大化小”,不断拆分组织,制造企业内部更多的CEO。

2011年6月,马云把淘宝网分拆为淘宝网、淘宝商城和一淘网三个独立的公司,次年再把子公司调整为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和阿里云等7大事业部,越拆越细,2013年,阿里巴巴被拆成25个事业部。接连的拆分是为了迎接未来复杂的商业系统生态化趋势,以及无线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同时让组织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协同和创新。

海尔张瑞敏尝试打造一种商业模式,让企业变成一种自组织,能够自运转、自创新。海尔的做法是把8万多名员工转变为自动自发的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并使每个经营体像一家自主经营的公司,让每个人变成自己的CEO,释放个体的潜能,没有谁跟谁REPORT,让每个人自主运转起来,为企业贡献创意和想法。

人人都是CEO----事业部架构

这样分散式、自主式十足的商业生态体系无疑是难以管理的,最早起源于通用汽车的事业部结构,著名的“斯隆模型”,按照产品、地区或业务范围划分事业部分公司,分权给事业部,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事务,能够集中精力进行重大决策的研究,提升管理效率。但失败例子如松下,把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事业部制作为松下的三大法宝,极盛时期事业部总数达到200多个,由于单独核算,事业部相互渗透,形成重复,严重的内耗、经营资源的分散,最终穷途末路。

马云强调:这个公司是通过文化来管理的。通过协同而非协调来进行21世纪的自我管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协同是一群人用网络化的方法,自组织地朝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而协调则是由上而下以行政指令告诉你必须走同一路。

腾讯也在2012年5月完成组织架构重组,整合原有的研发和运营平台,成立了腾讯电商控股公司,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业务群与业务群之间找不到线性关系,它们没有中心,各自独立形成新的生态系统,这样微信才得脱颖而出。

人人都是CEO----事业部架构人人都是CEO----事业部架构人人都是CEO----事业部架构

但公司成长为庞大的商业帝国,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可能就是“放手不管”。传统的分工理论是层级制结构,但讲究速度的互联网时代,需要用合工理论吧原来分散的部门合在一起,共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金字塔变成倒金字塔,中层管理者由发号施令转型为资源支持者。

“小而美”,人人都是CEO。放权到一线员工,调动积极性和创造力能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是提供建议的合适人选。比如支付宝的团购支付功能就是普通员工创意并发起的。

 

                                      人人都是CEO----事业部架构
人人都是CEO----事业部架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