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看和向下看
(2012-05-01 17:34:12)
标签:
管理文化 |
分类: 管理 |
人生不同阶段应该做不同的事情,刚进公司时要向上看,争取提拔;但成了公司的资深员工,就应该眼睛朝下看,和年轻人“套近乎”。
和老同学吃饭,热门话题是80后和90后如何自我中心、工作不努力、对上司不尊重。可是谁没有年轻过?还记得我刚入行的时候,也听讲过,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样了?当时的我还颇不以为然。然而多年打滚后,我们也动辄“现在的小朋友如何如何”了。
但其实我们这群70后也应当是时候主动和年轻人套近乎了,聪明的人早就会开始这么做。
人生不同阶段应该做不同的事情。小朋友喜欢“轧大道”,跟比自己大的小朋友玩,因为可以学到东西,这好比刚进公司时要向上看,和领导“轧大道”,争取提拔;但成了公司的资深员工,就应该眼睛朝下看,开始“轧小道”。走上层路线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与年轻人、与下属保持良好关系也很重要。
大学里申请入党,支部会找全班同学听取意见;要提干,领导也会找身边人调研。不要以为年轻人在自己下面,就不屑一顾。他们往往最心直口快、“杀伤力”最强。群众基础决定一个人的上层建筑是否牢固。在年轻下属中的号召力,也决定了一个中高层领导在市场上的价值。在以人为主要资源的企业,走了一个经理以上职务的人,往往就会因此流失一个团队。如果挖来的只是个光杆司令,没有能力带来更多干活的年轻人,那相信他的价值也会因此大幅缩水。
年轻人的价值更在于他们的活力和闯劲。和年轻人交往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因为他们对新技术、新媒体和新文化特别敏感。因此一个企业的希望往往在于年轻人。希望在于年轻人,领导干部一定要关注年轻人的成长,一定要爱惜真正做事的人,尤其要对那些和我们个性不一样,观点不一样,甚至有时会冲撞冒犯我们的人。只要他们能做事、基本品质是好的,即使有时会犯错误、惹麻烦,我们也一定要对他们宽容。只要有这样一种做事的氛围和环境,就一定有希望。
年轻人有做事的冲动,破格提拔他们,他们一辈子都会记得。不要等到他们多年媳妇熬成婆,那点冲劲没了,满脑子都是中庸思想时才提拔,那时的升职对他们来说也成了应得的事情。提拔年轻人的时候也要做好对老员工的安排,争取他们的支持。老师最具有庞大的学生资源,精明的研究生导师不会拼命剥削学生,而是会善待他们,帮他们找工作。这样老师以后要办点什么,才能左右逢源。
和年轻人多交往,这样才会不被社会淘汰。那些注重培养年轻人的领导,在退休后20年还有很多老部下来看望,感觉没有被社会抛弃。就算原来的行政资源没有了,他们还能继续从老部下那里分享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