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予”与“拥有”

(2010-03-14 18:57:45)
标签:

文化

休闲

杂谈

书籍

分类: 文化

有一天,一女孩与父亲开车经过大街上,路得一边停了部大奔,另一边是个要饭的乞丐。女孩说,如果那个车主换部小一点的车,多出来的钱给那乞丐,他就有饭吃了。非常童言童语,但是不同的是,这家人回去后经不住女孩为善也质疑大人伪善的坚持,真的把他们的大房子卖了,换个中型房。把多出来的80万美元的钱捐给了慈善机构。这个故事被写下来成了一本书《THE POWER OF HALF》。

有人因为他们的行为也跟着为善,有人质疑他们捐款的方式。但是这本书的重点在旧行为中发展出来的新概念,以“给予”什么,而不是“拥有”什么来定义自我。快乐不是堆积出来的。每个人的生活或生命中都有多到用不完的东西,时间,财富,才华,或是空间也好,适度地把这些清一清,给予那些不够的人。HOW TO SPEND IT,也有HOW TO GIVE IT.

脑神经科学家发现,当一个人想到捐钱出去时,脑中亮过的神经部位与想到美食与性爱是相同的,也就是人的天性中是有本能的利他主义,“给予”带来的是本能上的爽快,而不只是道德上的满足。因此吊诡的说,人类的利他行为其实是自私的。给得越多,对自己越好。

在新的一年春天开始,这还真是一种好的态度。为了自己的快乐,多给予,少堆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