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制服

标签:
管理时尚文化休闲杂谈 |
分类: 管理 |
这是一个体验经济的时代。生活场景还是旅行,设计于是成为服务行业的金字招牌。走入一家设计精品酒店,必定先来一轮品牌轰炸:椅子是PhilippeStarck的手笔,灯饰出自Flos,MarcelWanders健硕的黑马灯照不亮大厅,却闪烁着名家光环。公关还会骄傲地对你说,服务员穿的都是谁谁谁的设计——对住客来说,有什么比“连帮我提行李的门童穿的都是名牌衣服”这样更让人自豪的事呢?酒店开始追求名牌制服。伦敦Halkin和METROPOLITAN的服务员分别穿着穿着GiorgioArmani和Emporio Armani,曼谷Metropolitan告别山本耀司迎来川久保玲,W酒店则请来Michael Kors担任集团制服的总设计等等。酒店不断在硬件上投入,就为了取悦越来越难侍候的客人——如果富有的客人发现酒店还不如他家,那为什么还要来呢?以此类推,服务员也不能穿得太过寒酸。
独特的制服设计能突出酒店的个性,不只在地上,天上飞的空服人员制服采用了不少名家设计。CHRISTIAN LACROIX设计了法航制服,突显了法兰西的优雅气质,干净利落的剪裁及丰富的细节,成为空中一道忙碌的靓丽风景。英航请来JULIEN MACDONALD翻新其制服,改变多年来的老套形象。新航空姐的SARONG KEBAYA由PIERRE BALMAIN设计,40年来已经成为经典,成为航空业的ICON。大韩航空新制服由意大利GIANFRANCO FERRE设计,素净利落,奶白色套装加上青色衬衫,神采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