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响声》--杨丽萍

标签:
文化休闲杂谈 |
分类: 文化 |
杨丽萍的孔雀舞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她优美的舞姿所赞叹,柔软的身体表现出孔雀的神韵出来,这次在享有最好音响的常州大剧院的演出就令人期待。这次虽然没有孔雀开屏,但是带来的《云南的响声》确实让观众感受到来自云南天边的原生态自然响声。
灯光渐暗,在一阵象征胎音的空灵声响中,一群身着红色喇嘛布的人手托藏钵,从各个方向走进剧场……《云南的响声》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惊艳开场,在接下来2个多小时里,分《催生》、《太阳雨》、《公老虎、母老虎》、《雀神怪鸟》、《茶马古道》、《喝醉了的鼓》六个篇章,用声音和舞蹈展示了一幅云南少数民族部落风土人情的壮丽画卷。
杨丽萍在演出中有多段领舞和独舞。开场不久她便扮作孕妇踏着鼓群登场,演出一个“部落中最美丽的女人生娃娃”的故事。在昏暗的灯光和催生的阵阵鼓声中,她以肢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女人临盆时的挣扎和痛苦,直到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所有鼓声停止,众人唱起了“人生人,吓死人,娘奔死,儿奔生”的歌谣,孕妇闭着眼平静地躺在一面大鼓上,生死未卜。当舞剧末尾,杨丽萍再度以孕妇形象登场与小彩旗跳起双人舞时,观众才明白孕妇早已难产而死,只能化身为鬼,与人共舞,诉说她疼爱女儿却又无法触及的心情。
除了杨丽萍的精彩表演,剧中各种奇特的“响声”也是一大看点。风声、蝴蝶扇翅声、蝗虫啃麦声、树叶拍打声,还有藏钵、铃铛、烟盒、芦笙、竹子、独弦琴……三四百种乐器和演员的吆喝、歌唱贯穿整场演出,真正叫人领略了“云南的每一片叶子都会跳舞,每一块石头都会唱歌”,十几面两三米高、直径超过一米的大鼓营造出原始部落的庄严神秘之感,让人叹为观止。世界上最长的笛子原来可以是一根长竹,吹出来的空灵声带来了云南的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