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听雨音  作者: 远 洲

(2009-06-10 20:16:39)
标签:

艺术赏析

聆听

雨音朗诵

艺术

感悟随笔

分类: 雨音朗诵艺术研究

         遥听雨音 <wbr> <wbr>作者: <wbr>远 <wbr>洲

                                     遥 听 雨 音

 

                                                                         远 

 

雨音:绵绵细雨,如诗如雾,唤醒草木,润物无声,那是春天发出的声音;雨打伞面,淅淅沥沥,在戴望舒的雨巷里拉开一帘雨幕,那是秋天的流韵;劈里啪啦,喷玉溅珠,如江河决堤,似长天哭泣,那是夏天的激情呐喊。雨音,一个令我可以无尽遐想的名字,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她,其实不是雨,她是一位朗诵艺术家。打开新浪互联星空播客,打开在国内有巨大影响的派派网,你就能听到雨音的声音。

 

雨音是我在网上认识的。她是从咸阳一位作家朋友杨焕亭的博客上读到了一篇写我的文章《归》后,进入我博客读我的诗。不久,我的一首《这样的夜晚,真想给你打个电话》,便被雨音制成音像制品朗诵出来了。我当时听了之后,深深地被那柔和的声音打动了,我甚至觉得那首诗已不是我写的了,她把原诗已经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意境,她用声音拓宽了诗的听觉和视觉,重新制造了艺术的新。全诗在以电影《知音》的主题音乐为背景音乐的陪衬下,用极其抒情的、缓慢的语调朗诵,如泣如诉,声情并茂,节奏感、抒情性把握得相当好,可以说,这首经过她朗诵后的诗,首先打动的是原作者——我!那晚,我夜不成眠,耳边一直萦绕着雨音的声音,深深陷入曾经想给一个人打电话的往事之中。

 

我的诗歌曾在2000年元月,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朗诵过半个小时。但说实话,比较之下还是雨音技高一筹。我一直以为,一个诗作者写出诗后,总觉得它像个哑巴,而一经朗诵,它就有声有色了。我喜欢朗诵,更喜欢自己的作品被别人朗诵,那是骄傲的艺术享受,比饮优质的茶酒更容易让人陶醉。后来,我就常常打开雨音的博客,倾听她对不同题材的诗文朗诵和把握。有抗击南方冰雪灾害的诗、有《5.12汶川抗震救灾》的诗、有百年奥运圆梦的诗、有中国人行走太空的诗;有名家大腕的现当代诗文,也有名不见经传的百姓抒怀。可谓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千姿百态。我从其中选听了许多作品,我努力让这些或激越沉雄、或温婉缠绵、或娓娓道来,或迂回咏叹的作品在我的心音壁上留下颤音,使我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感化,得到真善美。

 

我得到了,得到了她的美的音质。雨音的音质有一种磁性,那是金属般的清脆悦耳,具有吸引力和穿透力,你能沿着她的声音直通作者心灵的殿堂。她的声音纯净得不染纤尘,似鸟鸣,似天籁,似泉水,似清风。音色圆润甘甜,有一种韵味令人回味。这也许是天然的造化,雨音拥有了这种造化。

 

我得到了,得到了她朗诵作品的节奏美。无论诗和散文,它都有其内在的节奏,节奏把握得好,更能产生抒情效果。雨音的朗诵作品里,节奏时而如涓涓细流,平静舒缓,时而似瀑布江河,气势如虹,时而像一湖秋水,深沉明净。它像《蓝色的多瑙河》,它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它像音乐,也像绘画,它更像听者无尽的想象。

 

人们都承认朗诵是一门艺术,那它就不仅要有先天的条件,而且还要有后天的修养。要做一位合格的朗诵艺术家,必须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很好的把握作品,再造艺术。从雨音的朗诵作品里,我明显地感受到她对作品理解的深度,中外现当代作家的名作,无论是诗,还是散文,在她那里被朗诵得出神入化,生动感人。以抒情性为载体的诗文是感化人的,这其中有视觉的感化,也有听觉的感化,二者相比,后者似乎更能产生感化效果。因为,后者注入了声情,这种融感情于声的声情,最能抵达人心最柔软、最敏感的部位。这一点,在雨音的抗震救灾诗文朗诵里,已经得到的最好的诠释。朗诵家和歌唱家有很多相似或相通的地方,他们都是用声音传递感情,诗和词经过他们的口,作品就要得到一次升华。据说关牧村当年唱红的一首歌《打起手鼓唱起歌》,之前曾被许多人演唱过,但关牧村把它唱成功了,而其他人没有。同样一首诗,不同的人朗诵,效果是不同的,这是艺术功力的问题。雨音的朗诵之所以感染人,这与她已具有了相当的艺术功力有关。

 

一个好的朗诵艺术家,除造化和修养外,还要有对朗诵艺术的执著精神,对生活充满爱和勤奋、以及激情。打开雨音的博客,每过几天或一段时间,就能听到她新的声音作品。难怪她的博客点击率哪么高,在派派网同行中反响哪么大,她是用执著、勤奋、激情在打造生活,在为喜欢朗诵艺术的听众加工黄钟大吕式的高雅的精神产品。我留意过她的工作时间,往往是在半夜凌晨万籁俱寂的时候,这只美丽的夜莺便开始歌唱了。雨音啊,我只知道你曾经是一位军人,是军人也不能这样玩命啊。

 

作为一个喜欢朗诵艺术的外行,自从在博客上邂逅雨音,我就更格外关注朗诵艺术了。有时夜深人静,一个人听着有音乐的朗诵,让诗慢慢地拨动着心弦,感觉到物我相忘,真有一种超然于物外的美妙。感谢雨音,今夜我又在遥远的远洲聆听你了。

 

                                                                            2009年6月9日

《归》作者:杨焕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7d7cc0100blm4.html

 远 洲和他的诗歌
http://blog.sina.com.cn/u/1277574980

 

        

 

   远洲,本名张建民,陕西省丹凤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商洛诗歌学会会长。

   图文均选自远洲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7574980

 

 

绣娴:
2009-06-13 22:21:50

一直很喜欢雨音老师的朗诵。朗诵其实是一门要求很高的艺术门类,与音乐有着同一种意蕴和魅力。一位作曲家写出一首曲子(包括歌曲、器乐曲、交响乐等)必定需要一位技艺精深的演唱者或演奏者来演绎诠释,我们称之为二度创作家,同样一首音乐作品被不同的演唱者(演奏者)演唱(演奏)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只有文化底蕴、修养、素质深厚,对文学艺术事业执着追求的大家才能做到,雨音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敬佩的艺术家。听雨音老师的朗诵常常忘了时间和地点,仿佛穿越了时空,被一个个平面的文字拉长了思想空间,变得立体。
问候远洲、雨音老师!遥祝,夏安!

 

凌河

朗诵,是二次创作,是用心读出作品的意境,作者的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