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2022

标签:
厦门杂谈 |
分类: 生活 |
这次来厦门是计划中的,不过和原来的计划时间相隔4个月了。这次我把侄子又带上了,他也愿意和我出来浪。我也愿意让他替我背行李。
由于天实在太热,我安排了室内场地—厦门博物馆。该博物馆我来过很多次,在过去的博客中都有描述。这次来一是带小朋友养成去博物馆的习惯,二是见下博物馆的一个小朋友取件物品。博物馆的小郑,不算小了,也已经30多岁了。她一直在博物馆的文创店里工作,我认识她也有4年了。小朋友还是很努力,但总是差点,店里也没啥爆款。和故宫,甘博的马踏飞燕相比,厦博的文创还是差距很大。我在今年1月份当时买过一幅画,是”星星的孩子”画的,当时他们搞了个义卖活动。我在朋友圈看到消息,就挑选了一幅水彩画。画面2/3是一片灰蓝的天空,应该在傍晚时分。画面的C位是1根孤独的电线杆,其上的电线连接到四方,电线有点松垮,凸显出其年代感。远处是一片房子,闪着灯光,有点万家灯火的感觉。而在地平线出,露出了一轮红日,无法确认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这由看画的心境决定了。画面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没有人物,就是一个80年代的小镇,很古朴,给人以缓慢,无所事事的想法。很难想象这个星星的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视角来诠释。
小郑个子不高,原来戴副眼镜,脸圆圆的。我到店里时没有认出她,还是她先认出我的。主要是瘦得太厉害了,一下子瘦了二十多斤,和我瘦的一样,但是我们原来的基数不同,所以她的变化更大。据她介绍由于长时间节食减肥,造成胃的摄入量持续减少,引起的体重下降。到医院做了检查,其他都是正常的的。不过相比过去珠圆玉润的脸色,总感觉其气色和精气神下降的不少。可能随年龄上升,对自己的未来和行业考虑得多了,责任和压力的原因。这家店在厦博已经有多年了,但总是不温不火,开发的文创没有特别叫座的。店里卖得最好的还是厦大百年的纪念品。我和她聊了一下,文创肯定有市场,主要有2点,一是厦门是个年轻人的城市,绝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下的。二是这边的年轻人,很多都生二胎。在餐厅,商场经常可以看到1家4口在逛街,吃饭。年轻人才是文创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经济实力,同时认可文创。他们的下一代也是文创的未来消费群。有句话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在文创领域,其实就是坚持和努力。这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对文创的认知的过程,很高兴的是小郑比起几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了。
在南普陀附近有个邮局,竟然有咖啡供应,据说厦门是国内第一个推出“邮局咖啡”这个品牌的。很凑巧,我带侄子在邮局附近的小店吃午饭。正好碰到邮局的一位女职员也在吃饭。我很冒昧的就上前搭讪了,因为我有个亲戚在老家邮局当领导,很早就说过邮局咖啡的事,没想到在厦门看到实体店。女职员告诉厦门共开了2家“邮局咖啡”,生意都不错的,尤其这家靠近厦门大学,游客和学生很多。店员都不是邮局职工,目前是外包给第三方运营的。女职员很客气,没有把我们当坏人,最后欢迎我们下次到店里尝尝咖啡。厦门的人民群众还是很欢迎我们的!

胡里山炮台,气温太热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带小朋友认识下,好在这个夏天所有景点都免费,否则来去匆匆成本好高。

厦门大学的白城,气温虽高,但水天一色,远处地标“双帆”,时刻准备扬帆。

邮局咖啡,厦门是全国第一家开展邮局咖啡业务,目前市区开了两家,这家在厦大旁边,生意还是不错的。

夕阳下的鹭江,远处是鼓浪屿的渡船,期望下次能够在鼓浪屿住一个夜晚,感受下夜色中和清晨的鼓浪屿。

中山路步行街的国风建筑,新的雕塑,以展现国货为特色。

鹭江的一抹红霞,带走了炙热的温度,游客开始集聚,厦门之夜开始了。

鼓浪屿全景图,不过这幅画是从海沧这边看鼓浪屿,和我在环岛路看到鼓浪屿截然不同,另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