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老爷私房菜》--屋里厢红烧肉

标签:
原创八万老爷私房菜红烧肉慎余里 |
分类: 八万老爷私房菜 |
话说一日GG带八万遛弯,弯进一片老式里弄。
此时正值晚餐时分,家家户户香烟袅袅,煞是诱狗。
七转八转,万爷突然不见了,GG赶忙寻找。
一户人家大门打开着,有饭菜香飘出。GG听见有女人的声音:“侬回来啦,饿了吧,我马上给你盛饭。”GG想贪吃的八万该不会钻到人家家里去了吧。
探头一看,果不其然,八万大模大样坐在人家的饭桌边等待开饭。
GG低声呼唤,让八万赶紧出来。哪知万爷装作没听见,不予理睬。
没办法,GG只能登门抓狗。
正当GG踏进房门准备揪八万下桌时,屋内走出一着旗袍的美妇。这下尴尬了,人狗俱获,私闯民宅。
GG嚅嗫着,准备道歉。
美妇人先开口了:“哦哟,今天有朋友来,快请坐。”
GG赶紧说:“对不起,这个不听话,闯进你家了……”
女主人不以为意:“没关系,今天我做了红烧肉,很多吃不完,你来正好帮忙吃。”
“这怎么好意思?”GG一边腼腆地说,一边禁不住咽下一口唾沫。
红烧肉好香啊!
“你坐,我去给你打饭。”
“不用,不用……”
女人不由分说,转身回厨房。GG去抓八万,八万跳来跳去,根本够不着。
等女人端饭出来,GG觉得再拒绝就太虚伪了。
人美肉香,于是GG厚着脸皮坐下。
晚餐并不复杂,都是上海人家的家常菜,红烧肉、腐乳炒空心菜、番茄鸡蛋汤。
真心好吃啊!
女人似乎非常喜欢八万,一直给他夹红烧肉,还喂给它吃。
八万可真是厚脸皮啊,来者不拒,一块接一块,吃得满嘴流油。
太不要脸了,把筷子都要咬断了!
GG想制止,美妇说:“没关系,爱吃就多吃一点。”
万爷对着GG得意地笑,意思好像是你托我的福,还不感谢我。
最后,GG和八万把人家一坛红烧肉都吃见底了,亏GG还记得问:“请问如何称呼?”
“你叫我王太太好了。”
GG羡慕:有此贤妻,夫有何憾。可是饭都吃完了,也不见王先生出现。
GG和八万告辞,女人邀请GG明天再来吃饭。
“那怎么好意思。”GG腼腆地说。
第二天晚上遛狗,不自觉又走到那条弄堂。八万熟门熟路再度钻进昨晚那家,美丽女主人依然热情欢迎。
今天吃的主菜是红烧划水,清炖狮子头,香菇菜心。
王太太似乎很喜欢八万,不断喂菜,耳语,巧笑。上海话讲得又快又嗲,GG听不大明白,倒是八万一直乐呵呵的,哼哼唧唧,还会撒娇。两者之间就象恩爱夫妻对话一样。
GG在一边妒忌啊!看来自己真是托万爷的福了。
第三天晚上又去,白斩鸡、黄酒。
第四天晚上,GG不好意思再去吃白食,没带八万,在下班路上买了水果去王太太家答谢。
敲门,门开,王太太看见他似乎有点惊愕。
GG说一些道谢的话,递上水果。
不知为何,王太太突然变脸,啊了一声,慌慌张张冲出家门。
GG莫名其妙,跟过去,已不见女人踪影。
由于女人家门未关,家中无人,GG不敢走,他想等女人回来后再走。可是王太太到很晚都没有回来,GG只好帮她关门自己回家。
接下来两天晚上下班后,GG再去王太太家,都无人在。他有点担心。
到周末,GG带八万再去。
GG发现和夜晚相比,白天弄堂内要凌乱的多,这条弄堂似乎准备拆迁,有人搬家。
王太太家房子的开门和周边格局和前几天晚上看到的似乎不一样。
“王太太。”
“不会吧,前两天我还见到。”“穿旗袍,眼睛大大的,很漂亮。”“做菜很好吃。”
老头迟疑说:“你说的不会是王阿姨吧?”
“王阿姨?”GG想王太太不过三十左右,没那么老吧。
老头介绍,这里是曾经住着一位老阿姨王太太,独居。
王阿姨很会做菜,红烧肉烧得尤其好吃,老头就吃过。
王阿姨在世时每天都烧很多菜,说是等老公下班回家吃,大家背后都说她脑袋不清楚。
因为据说王阿姨老公解放前在一家犹太人开的照相馆做事,有一天不知怎么没有回家,从此再无音讯。人家都说王先生已经死了,王太太不信,每天都在等先生回家。
“她死了快二十年了。”老头最后说。
啊?
到年底时,以色列驻沪领事馆微博发了一系列老照片。原来一位在老上海开照相馆的犹太人后人在他两万多张人像摄影中挑出200张人像,在沪办展览,同时寻找照片主人。
GG去参观展览。
在那些老照片中,GG发现,居然有一位穿旗袍的女子,极像“王太太”。
晚上GG问八万:“王太太是鬼吗?”
“……”
“她为什么那么喜欢你?你前世该不会是她老公吧?”
“……”
“她做的红烧肉真好吃啊。”
“……”
夜深了,GG打起呼噜。
黑暗中,有咕噜声:“亲,又要好久不见了——”
慎余里,东临黄浦江、南抵苏州河,大约建于1932年,北接天潼路,东西邻分别为四平里和承吉里。
房屋格局多为两开间一厢房,立面端正、规划工整,富有浓郁的海派风情。
由于地处苏州河畔,当年许多银行、钱庄的老板选择在此处盖建仓库,同时也在此处居住,慎余里一度成为上海富豪与名流的聚居地。
慎余里所处街区旧称“唐家弄”,位于苏州河北岸,因唐姓商人最早于此修筑里弄住宅而得名,小刀会起义后,唐家弄所处区域被强行纳入美租界,自1860年左右起,这片地界的旧式里弄建筑开始兴起,并逐渐繁荣。
“一二八”、“八一三”这两次战争都未被波及,至今仍堪称是上海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是石库门弄堂的“精品”,是昔日“海派风情”的见证。
慎余里内有7条弄堂,伫立着约50幢砖木结构的二层石库门建筑,规划严整,全部为双开间一厢房。每一幢房子清一色青砖到顶,楼顶有晒台,二楼都有钢筋水泥结构的阳台,整个建筑群保存得非常完好。
闸北原有众多石库门建筑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炮火炸毁,唐家弄因为当时处在租界,才得以保存下来,是如今闸北区为数不多被完好保存的石库门房子,慎余里是其中的精华。
慎余里曾被列入在2004年10月公布的“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公示”中。
2012年4月,闸北区多部门举行了一个关于慎余里及周边地块拆迁的工作会议,会议已形成一个会议纪要,明确要对慎余里进行保护性拆除。
2012年9月4日,慎余里进行保护性拆除,慎余里里弄中,一部分有价值的建筑将予以保留,拆下的房屋建材将被编号保存,其中部分建筑拟在未来予以复建。慎余里区域规划为沿苏州河的公共绿地。
但在在拆迁现场,该地块的拆除并非“保护性拆除”。标着“慎余里”三字的过街楼已被掀顶,临街的房屋更是被拆除过半,有些地方仅剩宅基,被拆房屋的砖瓦、木料几乎都被毁。



过去即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