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北故乡游之四十八:武安楼前,瞭望锦绣田园

标签:
游记赣东北武安山 |
分类: 赣东北故乡行 |
武安楼前,瞭望锦绣田园
武安山之于玉山县,正如白云山之于广州,或紫金山之于南京,在生态意义上都是城市的绿色天然氧吧,是城市的肺。武安山就在县城冰溪镇的冰溪南岸,正对着城区,在沿河路散步时,它总是立在眼角边,而山顶上的一座翘角飞檐的传统建筑样式的楼阁,也似乎是在招手,期待着人们登临。
http://s2/mw690/001wVKNszy73xbvEkzD01&690
http://s11/mw690/001wVKNszy73xbvy8ci5a&690
http://s12/mw690/001wVKNszy73xbvJG9tdb&690
武安山不高,海拔只有两百四十米左右,减去玉山县城本身的海拔高度,登山的高度应该不过百多米。走过玉虹大桥,就到了山脚下,上山有两条登山径,我们选择了相对比较平缓的一条,慢慢沿台阶小道走向山顶。
武安山之名称,据说是唐周武则天时期,玉山县初设县治时曾名为武安县而得名。后因故依照被誉为“天帝遗玉”的怀玉山改名为玉山县,而山名仍保留为武安山。武安之名源于“武可安、不可黩;武谧易安、不乃凿乎”的崇文尚道治天下理念。
在民间,武安山又称为“塔山”,因山巅曾建有浮屠塔院。元人张翥《武安塔记》载:“其巅有塔,见高数十里外,僧寺塔下,栋宇林立,悠悠然动于目”。该武安塔,相传建于宋代,明代时遭雷击倒塌。清乾隆《玉山县志》称:“武安者,上有真武行寺在,玉俗称为塔山耳,塔今不存。”
石阶穿过树丛,缓缓向上延伸。在半山处,透过繁茂林木可见一凉亭,名为“咏冰亭”。亭下有一牌子注明:又名“半山亭”,因清末县人黄融恩七十寿辰时曾改建,故又名“古稀亭”。文革时被拆,八十年代后重建。只是并未解释“咏冰”的来历和寓意,也许从前此处可俯视冰溪河与冰溪镇,故适宜在此咏叹溪河人居风光吧。
山肩处又有一亭,名为“览玉亭”。“览玉”似乎与“咏冰”相对应,由明朝邱濬的《冰玉楼记》可知,所谓“冰玉情怀”正是颂扬冰清玉润的人文德才操守。想来,旧时常有文人登临,于此倚拦眺望,吟诗赋句,颇为风雅,只是周边未见有详述此雅致旧事的文字解说,有所缺憾。
来到山顶,迎面是一座武安门,有联:“电气声光眼中万象,云霞雾霭颠顶一楼。”内里正中竖立巨型石碑,刻有“武安楼建设记”,显然是近年之物。看其中文字,有以下字句:“玉山群山环抱,溪谷纵横,怀玉、三清雄镇西北,而为金沙诸溪之渊源;武夷余脉逶迤东南,而水南之武安最为深秀。”文中详述武安山顶塔院的兴建、塌毁,重建、兵燹而毁,再建、雷击而毁的过程。看来,事不过三,而今另建为楼阁也是不得已之事了。
再向前便是外观为五层的高大仿古楼阁,即是武安楼。楼阁是近年才修建,外观古朴厚重,气势不凡,相信一定比此山顶在历史上的任何建筑都要高大宏伟。因为楼阁建筑只是提供观景,无任何宗教意义,因而也就没有旺盛的香火和人气了。
http://s11/mw690/001wVKNszy73xbvy8ci5a&690
门外一副对联虽严谨对仗层层推进比兴,但却是一味颂扬的老套话词语如“举世颂、万民传”之类,毫无韵味,我只是扫眼掠过;倒是第二门联的“登百丈武安无限锦绣奔眼底;望千年古镇不尽沧桑涌心头”有些许韵致,引人瞬间回味曾经的历史沧桑。
楼内空旷,多条立柱挂有柱联,据说有可能是由楹联赛事里挑选出来的。
其中一副最为醒目:“八省通衢雄踞吴头楚尾往来分明九州客;两江锁钥势拥冰水玉山谈笑都是四季诗。”将玉山本地特色汇聚于一联也确实精炼。正中有一大幅木刻中堂《武安楼记》,据说是由原国家统计局局长、玉山人李德水题写。文章较长,行草字体细密。政治人物题词赋句所见多有,见多不怪,但我未细读,不知内容为何。
出得门来,楼前广场宽敞,广场前另有一亭,名为“天地亭”。此处视野开阔,立定作高瞻远瞩状,迎面山风徐来,令人一时神清气爽。武安山,万木葱茏,郁郁苍苍,生机勃勃,远望群山连绵起伏,俯视溪河如带萦绕,河畔绿洲田园成片,山麓古城新城簇拥。据介绍,武安山麓有众多古迹点缀于绿树青竹间,阎立本故园、普宁寺、阎立本墓、端明书院,据说还有南宋行宫等等,确也是自然人文汇聚之地。清康熙年间玉山县知县唐世徵曾写有一首七绝诗,描绘武安山上的风光,其中也带有一地父母官那份满满的自得:
孤峰斗绝隐天花,更有亭轩万木遮。
回首下方风景接,井烟历历绕官衙。
武安山与玉山县城近在咫尺,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天然氧吧,应该同时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去年我们曾去福建省会福州旅游,到福州的乌山、于山等城内小山丘上游览,对山上的嶙峋怪石,尤其是众多的历史题刻感触甚多。相比之下,武安山雄伟有余,但灵秀不足,历史文化遗迹也相对零散。显然是因为玉山历史古老而悠久,遗迹多有湮没,而且毕竟仅为县城,无法与沿海省会相比。但近现代玉山也是人文荟萃的钟灵毓秀之地,有深厚的民间人文积淀,除了挖掘远古事迹之外,重视现今的人文资源才能让这方水土更加生机勃勃。
看福州乌山、于山的情况便可知,一座城市就像一个有思想、有文化、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城里的一座小山,便可以成为这个人思想和文化以及历史的展示地,就像现代人的博客、微博账号里的展示一样,有优美风光,也有深邃的思考和哲理,有足够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展示。
武安山下,如今有云梯一般层层叠叠的马头墙,也有小桥流水人家和绿地田园,显得富足安宁,若武安山上再有百花竞放、百鸟争鸣的景象,不仅集中解说本地各处古迹的人文历史,并将更多本地民间古今人文成果,无论图文墨宝、雕塑园艺,尽皆永久展示陈列,便可称为完美了。我随手拼凑一首打油诗《武安楼前观景》,也凑一份趣:
空朦山色武安楼,览玉咏冰天地游。
竹翠林深花竞放,争鸣百鸟最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