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练习-秦时明月汉时关

标签:
书法唐诗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文化 |
分类: 书香魅影 |
http://s12/middle/539c1dcag946f6b972c6b&690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秦:朝代名,公元前221—前206。
②还:返回。
③但使:只要。
④不教:不让。
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如果英勇善战的将军们依然健在,绝不会让匈奴的兵马越过阴山。
【解析】
《出塞》是乐府诗歌的旧题,唐代诗人常用这个题目描写边塞生活。这首诗即借此题写了唐代戍边将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长期戍边战士的同情,希望能有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使边境得以安宁。诗的大意说:
从秦汉时,明月就照临着边境上的古老关塞,至今,这里仍然还有无数离家万里的战士,在这关塞上戍守,不能返还家乡。只要能有像李广那样的将领在这边界上把守,外来的敌人就不敢来侵犯了。
唐代,边境上的战争常常失利。人们怀念有汉代李广那样的将领守边,含蓄地批评了朝廷用人不当。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王昌龄的这首边塞诗倍受历代诗家推崇,明代诗坛领袖李攀龙甚至推其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意境雄浑深远,耐人寻味,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以上注释赏析及背景图片元素等来自网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