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租房客

(2009-08-17 00:29:39)
标签:

杂谈

从小到大我几乎没过去集体生活,一直以来象金丝小鸟一样被爸妈宠爱在“笼子”里面。小的时候不觉得什么,长大了越发的向往外面的世界,终于07年年初的时候我离开了家,来到了北京。

 

初到北京的时候没有亲朋,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不过好在生性乐观,遇事不慌不忙。来北京也并非要实现什么宏图大志,凡事不过当是一次人生体验。租房前心里早有了标准,房间不论大小要能照进阳光,能有地方晾晒衣物,哪怕贵一点都行。看过多处房子后,最后敲定了位于安定门安德路西营房小区里一处房子。房间在十一层,带阳台且面积有20多平米。那里离我上班的地方非常近,9点钟上班,8:50下楼都来得及。在阳台上都能很容易的看到我公司的大楼。

 

那里地处北京的二环,紧邻后海、鼓楼,南锣鼓巷与中戏都在那里,是北京非常有名的娱乐休闲之地。每到晚上各色酒吧夜店都会点亮幽暗的烛火或是灯光,三五朋友小聚或是情侣互忠肠,空气里飘散着咖啡的香气,街道上不时会有悠扬的歌声传来。是许多文艺青年喜欢光顾的地方。

 

小区紧邻一条林荫小道,平时除了少量的车辆经过都会显得很安静,附近有个很干净的小菜市场,下了班走不了多远就可以买些时令蔬菜瓜果带回家。远一点的就是城皇庙小吃、永和豆浆和三利百货,各种生活设施非常的便利。

 

在安定门住了有一年的时间,此后期房东不再续租,我也因为换公司搬到了天通苑小区。这次租的房子比在安门时要大些,也带阳台。这个小区不再有安定门那里的小资小调,而是典型的市井民巷,周围大小超市就有四个,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天通尾货市场。每天下了班从地铁出来时满眼的小摊小贩,卖水果的,卖烤串的,卖麻辣烫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远处的广场上老人们在跳交谊舞,孩子们在追打戏闹,让人有种生在

人间的热闹。

 

不论是小资的安定门还是市井的天通苑我都很喜欢,两个不同的住处让我结识了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也让我对群居生活有了更多的亲身体验。

 

1、
许仙和她女朋友是紧随我其后搬进去的,两人大概二十五六的样子。女友在新华社工作,染着金黄色的卷发,画着很浓的妆,个子不高却穿着鞋跟很细筒很深的长筒靴。虽然对人也和善,但与也常常露出飞扬跋扈的一面。许仙是个很健谈的人,中等个儿,肌肉很结实,大大的眼睛。他初次见面他就很大方的介绍着自己,说他在一家网站工作,希望以后能多多关照。

 

许仙对他身边的人很好。女友从来不下厨房,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常常由他打理。他还喜欢宴请朋友,虽然是租的房子,可有时到了周末他还是会请一大帮朋友到他家来,通常会闹的很晚,也很吵,不过看在大家很熟的份上也就不大计较了。对我这个厨友也常常是聊着聊着就会从冰箱里拿一只雪糕给我,或是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分给我尝尝。

 

处的熟了,我说你对你女朋友真好,每天都给她做饭吃。他叹了口气说,从小娇生惯养的,什么都不会做。我说你们要是结婚的话你父母会给你们买房子吗?他说他父母早年是知青,他上初中的时候才随爸妈迁回北京,靠他们买房子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女朋友的妈妈说她们结婚的话可以住他们家多余的那套房子。他也在犹豫想辞了网站的工作自己开家小店,这样可以多赚些钱可以自己贷款买房子,总之面对未来,面对现实,他也表现出外人少见的那种忧郁。

 

对邻居他从来都是和和气气的,很阳光的一大男孩的样子,可隔着一道门常常能听到他女朋友对他大吵大闹的发脾气,有时还在电话里口不择言骂着各种不堪入耳的脏话。有一天夜里我正熟睡着,忽然被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巨响惊醒,那次我真的被吓坏了,以为发生了地震,以为在自己清醒后的下一秒就会死去。第二天早上洗漱时透过他们虚掩的门,看见满地的狼藉。

 

许仙在屋里屋外完全是俩个样子,我们碰见时他坦然的仿佛屋里的那些事从没有发生过。我们聊天时我也象从来没听到过那些响声似的,从没触碰过那个话题。我总觉得象许仙这样的男人应该找个更适合他的女孩,而不是找个姑奶奶每天的伺候着。只是感情的事哪里是外人的评判的了,有些人有些事也许外表欲光鲜,内心越不堪。


2、
马是跟许仙两口子一起搬进来的,只是他不常回来。感觉他工作时间不定时,多数是趁小俩口上班的时候回来洗洗澡换换衣服,在他们下班前再出去,偶尔因事情耽搁了就会留下来过夜。他长得瘦小,常常穿一件白衬衫,松松垮垮的穿着一套深蓝色的西装。刚开始不知他们是怎样的关系。北京虽然开放,可这样三个人住一起还是让人有些反感。我不太理解他的生活,也不想过多的了解,因为我知道在北京追求自己梦想的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只是偶尔遇到马,见了面就打个招呼。

 

有段时间我辞职在家,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投简历与写东西。他偶尔回来看到门口有我的鞋子就会敲敲我的门,和我有意无意的聊上一会儿,那时正是夏天,午后的阳光很充足明晃晃的从阳台的窗户射进来,其他人都去上班,整个房子里显得很安静。遇到我吃水果的时候我也会顺便拿给他一个。我们聊天的方式很有意思,通常我站在门口,他会拿个小凳子,坐在他的门口,聊聊彼此的生活。马开始时说他是做金融的,后

来熟悉了知道就是帮人办保险业务的。他很喜欢跟我讲一些他做过的好事,比如他每年都要献一次血,在以前住的地方会经常的照顾一个独居的老人。我生性单纯,听他说这些也会觉得他是个好很的人。

 

因为卖保险,他的客户多是一些富婆或是一些年纪大的单身女人。这些女人多是钱多情少,有事没事的都喜欢找他聊天,打发寂寞,聊熟了,好几次有几个女人都想跟她成家。他的故事我不太喜欢听,不过他喜欢讲我也就时不时的搭下腔。他说他不喜欢那些女人,一想到要跟那样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他就会浑身起鸡皮疙瘩。他喜欢向我讲起年少时的青春往事,和她喜欢过的姑娘。

 

渐渐的我们越来越熟,忽然有一天他提出要向我借五块钱,我一愣,心里有些反感,可是我不忍心拒绝别人,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到最后该借还是借的。他说好下个月发了工资还我。开始时也并没太在意,想500块钱也不算多,到时自然也就还了,可是一个月过后他没有还钱的意思,我心里虽不快,但也不好意思崔。到了二个月他仍没提起这件事,思前想后的总象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


有一次我和许仙在厨房做饭的时候聊到了马。他说年少时他们曾是很好的朋友,有一次他骑摩托车出事,差点连命都没了,那时医药费很高,他为了救他的命不惜卖掉自己的影楼,他说他现在能活蹦乱跳的幸亏有他。不过话语中也感觉到他的些许无奈。马现在混的不好,靠卖保险为生,每月的底薪也就一千多块,无力自己租房子,只到同他们租住在一起,每月只出很少的房租,女朋友虽然很有意见,可也是没办法的事,经常向他借钱也不还,而且花钱还很大手大脚。他说马到北京后改变了许多,虽然有些事情他做的不妥,可是向他伸手要钱的时候他还是会借给他,有时女朋友问起时,他也是撒个谎搪塞过去。

 

马的故事让我心里有了落差,忽然觉得马并没有象他自己说的那么好。第三个月的时候他把钱还给了我,此后我渐渐回避与他见面,直到搬离安定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陆续的发短信给我,大多是节日祝贺,天冷注意加衣,下雨记得带伞推销保险的行话。我不喜欢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哪怕他自己能写点什么,他的短信我没有回过。


3.
她搬来的时候住在我隔壁没有窗户的隔断间里,面积大约只有五六平米的样子,她东西很多,除了日常用品外还有一架古筝和一个巨大的书柜。书柜实在在屋里放不下只好放在走廊里。

 

她个子很高,身材苗条,剪着齐留海儿埃及艳后式的长发。衣着打扮典型的高级白领。

 

她不太爱讲话,平时见到了也就是打个招呼,让人觉得很清高冷漠的样子。不过她人还是很好,有一次晚上我做菜往锅里撒盐时,她告诉我盐不要放太多,每人每天食两啤酒盖的盐就好。后来聊天知道她是一家知名报纸的编辑部主任,因为这里离公司近就暂时搬进这间小屋子里。喜欢学习,有国际营养师的资格证书,古筝8级,周末的时候进修着研究生。生活习惯规律,不进夜店,早起跑步,平时的饮食要严格的按照营养搭配。

 

她在我眼里就象个机器人,所有的一切都严格的按着程序,与我的随意是那么的不同。我很好奇这样的女子会有怎样的感情经历,没想到有一次我们聊到男朋友的事她跟我讲了许多。她说以前有过一个男朋友对她非常好,只是机缘交错俩人并没在一起,现在那个男人已经结婚了,不过他还是隔一两个月给她打个电话问她好不好,她从来不给他打电话,因为他已经结婚了,害怕打扰到他。不过他还是那么的了解她,有好几次电话过来的时候都是她遇到事情的时候,只是她从来不说什么,电话里只是说自己很好,然后就简单的聊聊。只是一放下电话她就哭的稀里哗啦。

 

两人好长一段时间的沉默,各怀心事的切着自己案板上的菜,静静的听着灶台上煮沸的粥锅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她大概住了有小半年,在我们房子到期以前搬进了自己买的房子里。我曾问过她,你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你要是有男朋友了会让她帮你月供吗?她说不会,自己的房子要自己供。


4.
这个女孩是我搬到天通苑后不久搬到我隔壁的,她租的是价钱比较高的带独立卫生间的单间,平时独来独往,碰到了也就点点头打个招呼,不象我跟其他邻居那样空闲时会聊聊家常。

 

她也就一米六多些的个子,长头发带着些卷儿,眼睛笑着来的时候眯成两条弯弯的曲线,她不化妆或者只化浅浅的淡妆,近看时皮肤显得光滑细腻。她并不是个美人胚子,不过看着却很有味道。

 

感觉她应该是不上班的,她养着一条白色的小狗,名叫奔儿奔儿,在我们上班或是下班的时候常能见到在小区里溜狗。有时她会开着房门,我去卫生间的时候我顺便看一眼,屋里打扫的很干净,家具全都是自己购置的,尤其是那张大床,一看就舒服的要命。

 

有时我会猜想她不会是个小姐,不过我离她那么近从来没在她房间里听到怪异的声音。倒是有几次看到不同的男人从她的房间里或是从电梯里同她一起出来,其中还包括一个高大英俊的外国人。我注意了一下都是看着很有型且气质很好的那种。

 

有一次我俩在卫生间洗衣服,说着说着话就聊到一起,我有点不太敢同她讲话,怕问到一些不该问的东西。她到很自然,聊着聊着同我讲些一些她的家事。她说她刚二十出头,家在北京,因为不习惯同父母一起住,自己在外面租房住,她说她平时不上班,也不喜欢上班,有个外国的男朋友,定期会寄钱给她。

 

那时的我每天上班早出晚归累的要死,真的无法想象身边竟有这样的女子,不用上班,每天溜狗看电视过着悠闲的日子,感觉对未来不曾有些许的担心,即使有一天男朋友突然离去也不会令她怎样。

 

后来好久没见到她,有次是屋里没电,邻居去楼下买电字,她刚好从电梯里出来,知道屋里没电了,同我一起在门外等。她手里拎着一袋零食,拿出一盒柿饼给我。我拿了一个,她也拿了一个,两个姑娘边吃一边聊天。她又向我述说着心事,说不久要去香港,因为她男朋友的签证问题来北京不是太方便,只好她过去,言语间流露着些许的不情愿,她说并不是很想去,到那边人生地不熟悉的,什么事都要重新开始。

 

然后有一天下班的时候见她搬家,客气的寻问了一下她说要去厦门,因为急着出门没再深聊,仅仅互道到了一声再见。此后她就象飘散在空中的肥皂泡,美丽着就渐渐的消失了。

 

在我眼里她是个神秘的女子,她不工作,好象也没工作的一技之长,可是她仍能过着她想要的生活。

 

 

我的邻居里有过小木匠、程序员、动画师、设计师,还有一些住的很短暂,还来不急相识就搬走的人。常常是今天还聊着家常,明天就不见了人影儿,或者在某天下班的时候突然遇到某个人搬家。人们就象消失在大海里的小水滴,此后再无缘相见。开始的时候面对这样的离别情绪会比较低落,经历的多了也渐渐的习惯了,知道这就是北京,这就是在北京要经历的生活。

 

不知道租房的日子能有多久,或许这些人里有的返回故乡,有的会在北京买房,不论最后选择哪里我想租房都是一段别样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