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部影片(上)

(2006-01-25 07:13:16)
分类: 电影笔记

 

一月22

21日到22这两天,我看了三部电影。其实完全可以看得更加勤奋一些,但是我觉得一天吃两个鸡蛋勉强能消化,吃多了就消化不了,怎么进去怎么出来。我还是给自己留点琢磨的时间。阿根廷电影《The  AURA》(预感),新西兰电影《No.2》(第二号), 以及丹麦电影《Allegro》(快板)。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三部影片(上)THE AURA 预感

阿根廷电影,导演 / 编剧:  Fabián Bielinsky。Fabián Bielinsky 可能不是中国观众熟悉的名字,但是他的《九个皇后(Nine Queens)》应该在中国很多电影发烧友中有着很好的口碑。这部电影同样延伸了他对电影形式的探索。

很喜欢电影的开篇,一系列的特写镜头,从动物的皮毛,各种制作工具如镊子,棉花剪刀上掠过……给标本骨架套上兽皮,最后在眼窝处,按上了两颗玻璃眼珠……一只栩栩如生的狐狸标本制作完成,凝视着观众……男主人Espinoza是一个面瓜,对不起,我实在找不到任何形容词来更准确地形容这个人。他是动物标本剥制师,也是一个整天瞎琢磨的人。去博物馆取钱也会不安分地幻想如何抢劫人家的现金。

一天,他接受了朋友的邀请去巴塔哥尼亚狩猎,他从来没摸过枪,被朋友一顿冷嘲热讽。但是这样的人往往打靶打不中,打人一枪一准。结果打猎的时候,丫一犯晕一个甩狙误杀了200米外没照人没惹人的狩猎旅店年轻老板娘的丈夫,一个实际上的黑帮头目。当他检查这个老头的丛林密室的时候,无意见发现了一件正在策划中的赌场抢劫案,于是他自己顶替那个被打死的老大,将自己置于一个抢劫运钞车计划的中心。

电影节的影评中对于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津津乐道,但是我觉得恰恰是叙事结构上是有问题的。过于罗嗦,罗列铺陈了很多没有必要的悬疑因素,但是结尾并没有提供出足够有力的出人意料的结果,令人失望。当然这是我的看法。

如果我操刀的话,可以剪辑掉大约20分钟。

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影象气氛的营造上十分独到,导演有十分独特的观察力和影像风格。导演对生活的观察极为细腻,独特,很多镜头的角度令人心悸。能够突然间令整个影像流产生洞悉生命的意义。

 

电影《No.2》是新西兰2005年的新片。
三部影片(上)
导演/编剧: Toa Fraser

 这部电影很像我的电影学院的老师谢飞早年的作品《过年》,当然内容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关注变革中的现代社会中的家庭成员间关系问题的电影。

老奶奶Nanna Maria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自己的孙子孙女们都回来,一起开个大派对。整个电影就是围绕这老太太强迫式地命令所有的孩子们回到家里开这个家庭聚会展开的。其中生动有趣地展现了很多老奶奶的理念和现代理念的冲突,以及奶奶苦心经营的家庭价值观最终感染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过程。比如奶奶一定要杀小猪,因为斐济人的习俗如此,但是现代社会中的孩子们觉得不如到超市去买猪肉就行了,同时觉得在孩子面前杀小猪是非常残忍的……

应该说这部电影也是一部国外的主旋律,讲的是真善美,家庭纽带,传统的承扬等等。

圣丹斯电影节的选片思路显然较之柏林要更平民化一些。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影片在别的电影节上很难入选,因为它太正常了,太是一个正常的电影了。但是他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对于生命的关爱,这是圣丹斯电影的特点所在。 

电影很感人,在放映的过程中,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外国老太太一边看一边哭。我也情不自禁地一直在思念我远在上海的奶奶,我不知道这个春节有没有人陪她老人家过节。整个影片充满着善良、纯净的情感,总是让人温暖。影片很象国内的一部影片好人好事片《我们俩》,片中的祖母与金雅琴老师饰演的老太太极为相似。她们长得也很相象,凶蛮霸道,就连他们的缺点overacting (过渡表演),都那麽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