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记 |
前天看了诅咒,因为是同学好友的片子,去了影院去看。
人不多,一共五个观众。
本来应该说上两句的,但是看完真得没有太多的话想说;
吴镇宇演得好,田园还行,内心还比较丰富,但是她不像跳舞的,这让我很失望,基本的信任建立不起来,后面的一些戏就当戏看了。所以表演,其实也很简单,除了技巧和体验,我觉得不如该用什么人就用什么人,我指的是有过类似专业经历的人,最简单。因为装出来的就是装出来的,虽然努力了,但是还是假的,就算是跳现代舞的,躯干和腿的比例也在哪里呢,此外还有一个是很难学出来的,就是气质,那些在把杆前度过青春的女孩子,往往身体中都有一种苍白和纤弱,从这点上说,田园有点茁壮了。所以往往不是演员不行,是导演判断错了,放错了地方。
关于台词
特别想对香港演员说句话:你们丫能不能学好普通话再到大陆拍戏?我真的对于银幕上群口普通话中间夹杂着蹩脚香港普通话的做法深恶痛绝,且不说什么电影美学,我觉得是一种制作底线,一种行业标准的沦丧。
要么把吴镇宇的台词扣出去,重新配音,当年霸王别姬就是这么做的,要么干脆你们都用上海话算了,这样港腔凑在里面也勉强搭调,因为都是方言拍摄。语境是一致的。
语言在现在的电影中真的是不讲究了,从藏龙卧虎开始,台湾普通话的张震,粘了胡子冒充西部英雄;英雄学了,导演们明白,反正外国人听不懂中国话有什么区别,然后十面埋伏,我不知道无极会不会也是这样;学习电影的人都知道一本书:物质世界的还原;
电影未必是物质世界的还原,但是电影是一种时空的再造,任何电影都有一个根本目的:影院真实,或者现场真实感;
那么我们必须默认很多潜在的真实规则,而其中,同一时空中出现的人物,用同一系统的语言,应该成为准则。
但是现在这个准则被践踏了,骑马挎刀的侠客操着北京话,台普,半生不熟的港普,在一个圆桌上交流。反正是一个戏,操,随便看吧。
我觉得这样的语言方式,是对于电影制作标准的亵渎,是对于电影的亵渎。是对观众判断力的侮辱和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