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回乡路

标签:
情感 |
分类: 我的光影 |
时间总是不经意的过去,这一年过得比我想像得要快得多。完成了许多计划完的事情,不过也同样有许多计划内的事情没有完成。
今年是妈妈下乡四十年,去年的这个时间陪妈妈回了当年她下乡的地方,算是完成妈妈的一个心愿。本来妈妈还想将下乡的经历都写出来,她连同学都打好招呼,说是要一个个叫到家里给我采访,没想到爸爸的事情一下子打乱了所有计划,也打乱了妈妈的生活。妈妈最近的身体和情绪才慢慢缓和过来,心情比那时好了许多,打电话时告诉我要计划再回一次农村,说是再去看看,给那里的朋友带点东西。妈是个热心肠去年从农村回来就开始计划着下次去给那些乡亲们送些东西。妈和爸同是善良的人,但表达的方式却大相径庭,爸总是和人保持距离,君子之交,但别人需要帮助总会第一时间帮忙;妈却可以在十分钟就和一个陌生人从不认识到熟识,我小时候妈是一个职业红娘,那时一到休息日我家里就是年轻男女见面的地方。到现在我妈还和好多穷朋友保持联系,虽然也不是富人但我妈最喜欢就是把家里不用的东西送人。开始我们都不让她送,拿家里不用的东西送人总感觉不好,我妈总是坚持这样做,而且好像总有人会欣然接受,我们也就不管她了。妈打电话告诉我已经准备好了几大包的衣服还有药什么的,听声音很是兴奋。妈开心是我最高兴的。想到去年还有一些照片没有放到网上,现在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妈的回乡路。
这是妈妈保存了四十年的照片,妈上次回去也就是想再找找照片上的这些姐妹。没想到时隔四十年,照片上的姑娘都嫁到了别村,只有一个留在本村却已经去世,这便是岁月。(妈在一排
左二)
村口小河边的洗衣服,妈说这和四十年前没有什么变化。
村口的老人,他所坐的地方一到傍晚就成了村里人聚堆聊天的地方,旁边还有一个喇叭那是村里放广播的。
枯井,妈说四十年前全村人都用这口井打水,现在井里已经枯了,但家家也都有了自来水。
妈拿着照片去问人,不看照片没有人能想起这个老太太是四十年前的那个城里小姑娘。
妈问的女孩是照片里当时一个姑娘的女儿。当时我问妈只凭一张四十年前的照片怎么可能找到这些人,妈说在村子里一定能找到,果然村子小,几乎大家都互相认识。
现在妈进的这户人家是当年村里带知青的大队长家,和妈说话的老太太就是队长的老婆。队长老头好像已经不在了。
队长家里的小狗,见到我就叫。
院子里的向日葵,我一向喜欢,但没有想到我竟然对它过敏,到了农村我的眼睛就开始发红,很惨。
每家院子都会有的柴房,里面放着玉米和木头.
牛棚和厕所,这边养牛的人很多。
厨房,依然是用大灶,不过好多家也开始用煤气罐。
一个卧室,能看到一些细节是年轻人的屋子。但你看到炕上的柜子还有木箱都还是几十年前的东西。
这是大屋的立柜,下面放着的是喷农药的和暖壶
这是另一个老乡家的屋子,我喜欢墙上的老式挂钟。
这个也是四十几年前的五斗柜,以前奶奶家也有,但早就没有了。所以淘古还得去农村,农村人明显比城市的人恋旧。
院子里的小牛和摩托车。
看院的狗,农村养的狗见到生人必叫,无论大狗小狗,
照片上的人都早没有了四十年前的模样,包括我妈。
妈妈下乡时住在这个老头的家里,那时妈二十,他十八。这回回去我和妈依然住在他家,他叫我外甥,在村里见人就说我大外甥是在北京写书的……
这个老人对我给他拍照很是重视,非要换一身最正式的中山装。他年轻时是村里大队赶马车的,那时叫车把式,听说当时是最吃香的工作。大鞭一扬,有酒有肉的,妈回城都是坐着他的板车走。
村子里的下一代。挺可爱但和城市的孩子却完全不同,不同在哪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