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情绪不要被市场变化影响

(2010-08-09 09:19:04)
标签:

华夏基金

投资

情绪

股票

  华夏基金新书《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书摘

  近期,市场涨跌交替,波动幅度很大,基金投资者的情绪在乐观和悲观交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判断。客观地判断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能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长期持有,现在节选华夏基金新书《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部分,以飨读者。

  经过市场大跌的你,怀疑过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吗?本书收集到这样五种典型的答案:

  Ⅰ.  (逃避)刻骨铭心,我就是受不了风险的人,我再投资就打自己。

  Ⅱ.  (飘忽不定)心理测试说我能承受风险,看来都不是真的。或者,我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很能承受风险,但现在又觉得完全不能。

  Ⅲ. (得意)大跌前我撤了,哈哈!

  Ⅳ. (漠不关心)什么时候发生过大跌?

  Ⅴ.  (正视风险)市场大跌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风险课,风险,真不是闹着玩的!

  投资者对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判断常常随着市场变化而改变,这是因为“赌场的钱”效应与蛇咬效应。

  无论答案Ⅰ、Ⅱ还是Ⅴ,都有个共同的特征,即投资者选择了他们不能承受的投资品。在追逐赢利的时候,我们“非常能承受风险”;遭遇亏损时,就变成“风险厌恶者”,为什么我们总是因为市场的不同,调高或者调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看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如果抛出正面你就能获得100元,抛出反面你就得赔100元,你愿意赌一下吗?如果你之前已经赢了100元,那么现在你还愿意赌吗?在知道你之前已经赢了钱的情况下,你的回答是否发生了变化呢?如果你之前已经给出了100元又会怎么样?对你来说,两种不同的情况是否让这个游戏有什么不同呢?

  人们对风险的认知似乎是变化的。两位学者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和埃里克·约翰逊(Eric Johnson)找了95名经济学的本科生,让他们用现金玩了一系列游戏。他们发现,在赢得收益之后,人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相反,在遭受损失之后,人们会不太愿意再去冒险。在人们获得收益或利润之后,他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赌博者将这种感觉称为“用赌场的钱赌博”。在赢了一大笔钱后,业余赌博者不会将新赚来的钱完全视为自己的钱。一边是自己的钱,一边是对手的钱,你更愿意用谁的钱去冒险?

  在经历了经济亏损后,人们会变得更不愿意冒险。在投资心理学中,这种感觉叫做“蛇咬效应”。蛇通常不会攻击人,但偶然发生后,人们会变得加倍小心。同样的,当有些人非常不幸损失了金钱后,他们常常感到晦气还会跟着来,所以设法规避风险。

  由此看来,只有以平常心对待短期市场波动,才不会使自己的情绪受到市场感染,误判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带来更大的风险或者丧失良好的机会。

  (以上文字摘自华夏基金新书《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