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最近这个属牛的小小孩儿,还真是表现出了牛脾气,确切说是“驴脾气”。
真不知道1岁2个月的小娃,哪来的这么大脾气。稍不如意就立马发作,具体表现有:
张嘴大喊。晚上妈妈想让他睡觉,他还没玩够,就冲着妈妈“啊啊”大喊,好厉害啊,不到实在困极了绝不妥协。
小趣事:周六白天只睡了20分钟,晚饭时,冲喂他吃饭的姥姥一个劲大喊大叫,烦躁不安,姥姥把他抱去卧室,再抱过来的时候只见他脖子都立不起来了,像小树熊一样靠在姥姥身上,眼神迷离,姥姥把他横过来,接着就睡着了,手里攥着一个大火烧。
咬手指。这个是最常见的表现,简直随时随地都会以此表示抗议,多数是咬自己的食指,有时候还顺手把大人的手指放到嘴里咬一口,以示发泄。
跺脚转圈。会走路的小宸宸表达抗议也就多了种方式,想拿东西不给他的时候,就嘴里喊着“啊不,啊不”,一边跺脚,一边原地转圈。样子非常地搞笑,总是引来大家的笑声,达到这样的效果,他应该很无奈吧。
撒泼大哭。是张嘴大喊的升级版。昨晚就对妈妈上演了这么一出。本来白天就睡得少,傍晚六点实在撑不住睡了一小觉,晚上9点多就开始揉眼,于是换上睡袋,喝奶关灯听音乐睡觉。结果一直折腾到10点半还不睡,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让妈妈抱起来走着到处看。快11点的时候更是大喊着要出去,抱他到客厅里,看外面都黑着,也不开心,怕他吵到爷爷奶奶,就抱他回屋,说什么也不干,开始大哭。因为抱久了,被子睡袋都往上跑,看他脚丫子都露出来了,怕他冷,我就把他放在床上给他整理一下,结果他以为我放他躺下不管了,彻底开始撒泼,哇哇大哭,怎么也哄不好,最后还是把爷爷奶奶都吵醒了,宸宸继续表演,哭得稀里哗啦,眼泪鼻涕泡横飞。又冲了点奶粉,重新回卧室,进入第二次睡眠程序,才在11点半的时候睡着,手里还各攥着一个啃了几口的冬枣。
真是令人苦恼,小孩孩儿不大,脾气不小,究其原因,我猜测大概也就下面这些可能吧:
首先是娇生惯养。平时几乎什么事儿都依着他,现在自己的意愿越来越强,危险或者不卫生的时候就不让他得逞,他觉得意志受到阻碍,就开始发脾气。
其次是不会用语言表达,有时候指着东西想要,可是又不会说,大人只能猜测,拿过来一个不是,再拿过来一个还不是,于是就恼了,想说说不出,心里那个急啊,就只好咬手指跺脚冲自己发脾气了。
然后是宝宝确实长大了,自己越来越有想法,思维也活跃起来。七情六欲慢慢地都齐全了,生气发怒也就难免了。
可是面对宝宝发脾气,该怎么解决呢?我能想到的有:
1、先找客观原因,尽量排除让宝宝身体不适的状况,尽量别让宝宝太困,玩得太疲劳,宸宸很多时候的哭闹都是因为太困了,心里烦躁自然就看什么都不顺眼。
2、多陪陪他,耐心安慰他。因为宝宝还小,对于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小孩儿,说服教育应该还为时尚早,有时候他发作就是因为妈妈突然离开了,缺乏安全感,这时候除了赶紧抱抱他,亲亲他,我想不出什么别的解决办法。
3、避免娇生惯养。这个要做起来比较难,老是百依百顺,时间长了他就觉得自己的意愿必须得到满足才行,稍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平常要注意制定规则,危险的地方和东西绝对不能碰,哭闹发脾气也没有用,该制止就坚决制止,时间长了他自己就明白哪些是碰不得的了。
4、沉住气,不理他,或者用别的吸引他的东西转移注意。这个方法最初对宸宸还是很有效的,但随着小家伙性子越来越拗,现在有点不大管用了。这就需要宝宝的脾气和大人的耐心PK一下了,看谁最后拧得过谁。我觉得对大一点的孩子,冷处理,把他搁置一边,不关注、不议论,应该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5、不能轻易妥协。别看宝宝小,心眼儿可不少。谁会宠着她,该冲谁发火,心里门儿清着哪。举个例子,奶奶和姥姥给宸宸剥瓜子吃的时候,告诉他静静等着,他就很乖很耐心地等,换了妈妈,非要自己拿自己塞嘴里,妈妈不让动就冲妈妈发火,真是不得了,难怪姥姥说小孩最会欺负妈妈了。他发脾气的时候,如果忍不住妥协了,让他做了开始不让做的事,以后他就会不断以发脾气做要挟,因为他知道这样是有效的,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就是越来越控制不住,最后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6、大人以身作则,注意言行,尽量别在宝宝面前发脾气,大喊大叫。宝宝的模仿和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日常生活中的耳融目染非常关键,一个脾气暴躁的大人怎么可能培养出性情温和的宝宝呢。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不过我想,宝宝虽然小,也有自己的脾气了,也需要适时发泄,我们做父母的如果能有效地引导,耐心地安慰,让孩子的火气有个好的排解渠道,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该是有益的。
希望我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今后要拿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对待我的宝贝宸宸,把他培养成一个性格好的男人!加油!
(其实这个还真不是发脾气,是做鬼脸呢,不过暂时没有发脾气的照片,以此代替吧,呵呵)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