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阳之缘

(2021-01-22 15:42:03)

 

德阳之缘

 

庹政

 

从成都到德阳,七十公里,从现在到三星堆文化,四千五百年。

人类在星辰间迈出的每一步,其间多么漫长而沧桑。

 

依然震撼于它的神秘和瑰丽,灵动和庄严,当我第五次走进三星堆。

“蚕丛和鱼凫,开国何茫然”,那凸起的双眼,是在询问我的投入与努力,还是讥笑我的茫然?

六年前签订写作《三星堆密码》的合同,至今已阅读超过百本的相关书籍,拜访十数位三星堆文化的研究者,自诩半个三星堆专家,可是面对三星堆文化的博大深邃,奇妙幽远,依然是无法切入,难堪落笔。

德阳,古蜀文明之源,三星堆,德阳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走近三星堆,是我之幸,瞻仰这一伟大的远古奇迹,倍感压力也异常振作,我将努力写好《三星堆密码》。

此时此刻,舍我其谁!

希望我的《三星堆密码》,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这一世界奇迹,展现它神奇的另外一面,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三星堆,爱上三星堆。

非常有缘的是,我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作品,电视剧《国家行动》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座城市的故事和历史帮助我的创作,成长。

 

所以德阳于我,是一个温暖的城市,这一次“成德同城,共绘蓝天”采风,更加深刻、真切地感受了这一点。

无论是云峰诗社那些写诗的农民,饶有趣味的年画村、年俗村,收藏着打字机、放映机等的半山隐庐,百花竞自由的御景园,承载历史的德孝城,百家齐鸣的石刻公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文化。

上承下达,人类的文明就在这星星点点中得以传递,绵延万代。

因为文化,所以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显得温润谦和,所以我在玫瑰园那里听见负责接待的美丽女子,在说到前来投资的甲方对当地农民关爱有加,购买五险一金,连续几次说了“感恩”一词。

我见过很多投资者与当地农民的矛盾事例,而在这里,却是融洽的依赖,不分宾主,无论甲乙方,有的只是美好的合作。以点见面,我想这就是文化的潜移默化之功。

 

突然之间,从这里我又想到了这次采风的主题“成德同城”。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发展,科技提供的交通便宜,城市的扩张不可阻拦,这是一种发展趋势,我很欣喜,乐见其成,可是,我也希望“同城”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德阳,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特和个性,做到同城而不同质,只有这样,德阳,才不会沦为成都普通的一个区,泯然众矣。

而支撑德阳独特与个性最后的武器,就是:文化。

 

或者,几千年后,这一座城市,所有的城市,都再次成为废墟,留下来的,依然是文化,几千年后,这块土地依然在生息繁衍的人类,会给它命名为“成德文化”。

或者,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和生命。

因为有文化,德阳不朽。

因为有文化,人间值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