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老是与汉字过不去了

恕我直言,教育部最近干了两件不着头脑的事儿,老与汉字过不去!
第一件事,是要对44个汉字“整形”,结果引绝大多数公众反对,我便是其中之一。尴尬之余,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说:“能不动的我们尽量不动。我表一个态,我们是国家公务员,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不满意的事情,我们不会做。我们也没有权力去做人民不满意的事情。”
今天是教师节,全国人民老师的节日。
不想教育部又传出一件不着头脑的事——据《北京日报》报道:教育部语言应用司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汉字书写等级标准明年将出台。如果您想了解自己写字是什么级别,只要书写一篇文字送到指定机构进行测试即可。
教育部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3000多名参与被调查的教师中,有60%的人认为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下降,1.2万余名参与被调查的学生中,超过65%的学生认为应该出台汉字书写等级标准。教育部目前对汉字规范书写等级标准的研制已接近尾声,将根据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的规范程度划分级别,“书写端正、工整将是最低要求。”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汉字规范书写等级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不会强制执行,更不会引入到升学、毕业等考试中。但今后各单位可以将汉字书写规范等级列入录用教师、媒体人员、公务员或其他新员工的资质之一。
愚钝的我觉得,教育部又在瞎折腾。要知道中国文字渊源流长,中国书法之美,美在于形,书法家们大抵是不赞同如此“书写标准”的。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只要不是错字、别字,只是汉字能够辨认准确,何必非去整个什么标准?我国推广普通话,但并没有禁止老百姓说方言,因为这不影响人们沟通交流。
对于上次“汉字整形”,教育部有关方面称,67%的公众支持,结果赶紧辟谣!这次“书写标准”,难道真的有65%的学生赞同?
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紧,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真正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
别再折腾老祖宗留给我们5000年的文字了吧,或者让所有孩子们都能够读上得书、上得起学之后再去折腾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