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时秀茶餐厅在团结湖那尬的一居民区的马路拐角上,去年主编曾经好客的自掏腰包请我去她家楼下的"食堂"吃饭,进的就是这家,小小破破的店面,点的煲仔饭之类的吃的.她认为那是最像香港街头餐厅的茶餐厅.
第二次去是被车大晚上拉了去的,穿过熟悉的巷子,我说不会是我去过的那家吧.最后车果然停在那门口.下车我说,哈,我一年前就吃过了.
推门进去发现唉这桌子怎么不那么破了,灯也换成吊着的小马灯,听说是刚从装修过,店面变靓了很多.我熟悉的顺楼梯上到2层坐在上次坐过的地方,这次幸运的遇见了小店的老板,一对小两口,那女的带眼镜特斯文的样子.
菜点下去了,据说有些是新的,桌上才闹明白这叫茶餐厅的原来是作的客家菜,店里的服务阿姨是客家人,跟我们讲这客家菜的特点,多少有点咸.
一会上来一个木桶里面都是烤的热热的盐,埋在里面的是竹签虾,这是真正靠盐的热量把虾烤熟的.虾被盐把水分吸的干干的,沾了些盐粒就是唯一的调料,还真没这么吃过虾呢.
然后上的是酿茄子,酿苦瓜和酿豆腐的和拼,三种味道,三种风格好看又好吃.
再随后上的锡纸烤鲈鱼是我吃过的味道最正的烤鲈鱼,外面微焦,里面很嫩,那汁那火候真是恰到好处.没想到吃到这样的口味是在怎么个街边小店里.
后面上的是丝瓜,外表青绿,上面是蒜绒似的东西,夹起来一吃居然甜丝丝的有股奶味,没想到一丝瓜还作的跟西菜一样,而且味道超好吃.问旁边才知道这客家菜是最讲求调汁的.
吃了这几口菜心下不禁好奇,这么个小店怎么会有这么好手艺的厨子呢,细问之下才知道这店的厨子是从后海老汉字挖来的主厨.我心下嘀咕怎么上次没记得有这么多好菜呢,旁边天天把这当食堂的丫头更是惊,说她多少年前就去三里屯的那家老汉字吃饭,难怪这家的口味怎么那么对味呢.
之后又吃了带着香肠的煲仔饭和瓦罐的汤同样可口.
最后离开店时心里还在琢磨到底是以前这就这么好吃呢还是他们后来又改进呢.看看门口的老招牌,这开了四年了呢.有点功夫的感觉,这有点本事的人都藏在这样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呢原来.
第二次去是被车大晚上拉了去的,穿过熟悉的巷子,我说不会是我去过的那家吧.最后车果然停在那门口.下车我说,哈,我一年前就吃过了.
推门进去发现唉这桌子怎么不那么破了,灯也换成吊着的小马灯,听说是刚从装修过,店面变靓了很多.我熟悉的顺楼梯上到2层坐在上次坐过的地方,这次幸运的遇见了小店的老板,一对小两口,那女的带眼镜特斯文的样子.
菜点下去了,据说有些是新的,桌上才闹明白这叫茶餐厅的原来是作的客家菜,店里的服务阿姨是客家人,跟我们讲这客家菜的特点,多少有点咸.
一会上来一个木桶里面都是烤的热热的盐,埋在里面的是竹签虾,这是真正靠盐的热量把虾烤熟的.虾被盐把水分吸的干干的,沾了些盐粒就是唯一的调料,还真没这么吃过虾呢.
然后上的是酿茄子,酿苦瓜和酿豆腐的和拼,三种味道,三种风格好看又好吃.
再随后上的锡纸烤鲈鱼是我吃过的味道最正的烤鲈鱼,外面微焦,里面很嫩,那汁那火候真是恰到好处.没想到吃到这样的口味是在怎么个街边小店里.
后面上的是丝瓜,外表青绿,上面是蒜绒似的东西,夹起来一吃居然甜丝丝的有股奶味,没想到一丝瓜还作的跟西菜一样,而且味道超好吃.问旁边才知道这客家菜是最讲求调汁的.
吃了这几口菜心下不禁好奇,这么个小店怎么会有这么好手艺的厨子呢,细问之下才知道这店的厨子是从后海老汉字挖来的主厨.我心下嘀咕怎么上次没记得有这么多好菜呢,旁边天天把这当食堂的丫头更是惊,说她多少年前就去三里屯的那家老汉字吃饭,难怪这家的口味怎么那么对味呢.
之后又吃了带着香肠的煲仔饭和瓦罐的汤同样可口.
最后离开店时心里还在琢磨到底是以前这就这么好吃呢还是他们后来又改进呢.看看门口的老招牌,这开了四年了呢.有点功夫的感觉,这有点本事的人都藏在这样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呢原来.
后一篇:爱上锔葡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