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的号召,休息日我弃车不开,改乘了一次公交,想体验一天武汉的公交生活,其中的酸甜苦辣却是样样都有。
首先是公交站牌那个拜金和低效率:把广告放在正面,路线图放在背面!
站台的亭子下已经有很大的广告幅面了,车身、车尾、椅背能放广告的地方都放了广告了,还和线路图过不去?把广告对着马路貌似更显眼,一些人可能会关注到,但行驶在机动车道上的一般的私家车主与乘客对广告都是一闪而过;大多数没有座位的公交乘客都没有闲情逸致和机会观看这个广告的,因为车头一般要求和站牌对齐。除了让乘客到风雨交加的站牌背面费力而郁闷地检索,别无益处,倒是路边行人以低速行走看到广告的机会与时间更多一些。
高峰期人满为患:某些线路一到高峰期前门上不了,刷卡以后上中门,多有一些不安全因素,乘客素质也有待提高,上车不愿意往里面走,下车又迟迟懒得动。素质,素质,这里就懒得多说了,除了北上广,估计全国都一样。
换位思考的缺乏:坐在公交里骂私家车,坐在私家车里骂公交。当然,武汉的公交是绝对“横行霸道”的,只要有缝隙,一盘子就甩过去,相互之间争抢乘客也就算了,还得飙车,放站,压车,违章,也就为了赚点辛苦钱。
“老弱病残孕席”的尴尬:坐在上面的几乎没有老弱病残孕,全都是妙龄少男少女和“体健貌端”人士!不知道尊老爱幼的传统都到哪里去了。建议这些座位空着,想坐可以啊,见到符合条件的就得让座。
说到座位,路线很长的时候谁都想坐,可身边的人得下车才有座位啊,当我终于“中奖”的时候,我斜靠着惬意地将腰活动了一下,一种被解救的感觉油然而生,太舒服了!
车上的人也开始变少,从车的后面可以看到前面了,突见一个近70岁的老太从车头一直往后走,离我还有两排座位的时候,我暗叹一声:得让座了。
遂起立,让座,得到不冷不热的感谢。
又一个60左右的老太过来,我身后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也马上让了座,我觉得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还是存在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但就在这时,这老人的一个举动将我内心里所有关于让座,尊老,传统美德全部打的粉碎!她竟然……她竟然!竟然和坐在司机身后的老弱病残孕席的一个眼镜男打起了招呼!竟然打起了招呼!从年龄和态度看,就是这个老太的儿子!
我转过头去看看那个刚让座的男人,他脸上也满是无奈,我相信此时他和我一样,一种被欺骗和侮辱的感觉。这为老不尊的老人和眼镜男同时上车,看到病残孕席有个空位就让眼镜男先坐了,然后老太往后面走,反正总会有人让座的……
好个舔犊之情!好一个水往下流!好一个一举两得!好个一石二鸟!这样无耻和自私的事情怎么也做的出来!
过了两站,我也终于有了座位,又碰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女同志,让了,看着天真可爱手提奶瓶的孩子,突然想起鲁迅一句话:孩子们或许还有救吧?救救孩子!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化社会,老年人会比青年人还多,当老年人为老不尊,当中年人自顾不暇,当年轻人自私自利,我们只有寄希望于孩子们,现在也只有孩子敢去搀扶起跌倒的老人,也只有孩子敢捡起地上的钱包,也只有孩子敢说皇帝没有穿衣服,也只有孩子能够为两分钱折腰,也只有孩子能够劝架,也只有孩子能够排队……
在我们中的部分人还残留一点公德心的时候,唯有救救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