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红包”的游戏该休矣!
(2010-02-09 03:55:59)
标签:
情感 |
分类: 杂侃天下 |
过年过节最搞笑的,莫过于“交换红包”的游戏了。
走亲访友,红包仿佛“突破”各种艰难险阻“硬塞”到某个孩子的口袋里,接着,这个孩子的父母也掏出自己的红包,在“万般推辞”下“硬塞”回去。
肥了的是什么人?孩子,一年下来可能收两三千到两三万。当然,监护人有权监管这笔钱,但是钱如果被“挪用”了,孩子们可是不依的,从某种程度来讲,这笔钱倒有点像定活两便,零存整取。
然而,这是一个很无聊、斤斤计较、危险、虚伪但不得不玩下去的游戏。
无聊在哪里? 钱不过是从自己口袋里拿出来,变相放进了自己孩子的口袋里。
斤斤计较在哪里?自己带着一个孩子去串门,别人家有三个孩子,给出去三个一百的包,收回来一个三百,亏本买卖在爷爷奶奶级别的人当中很少去做。
危险在哪里?可怜的小孩子骨骼还没发育完全,被大人们大呼小叫着拽来拽去,仿佛五马分尸,弄出毛病怎么办?还有个朋友孩子住院被送红包,她婉拒,对方塞在手上就急忙出门,并且把门给用力关上,好心办了坏事,不但不能潇洒把主人关在门里,后果就是收红包的人被夹断了指骨。
虚伪在哪里?人家家里没孩子的时候不提压岁钱的事情,说要移风易俗,等有了自家孩子就开始喊着送了!
可是,这样的习俗形成多年,现在我“爱是辣舞”说这样很没劲,那有什么是好一些的方式呢?那就是,平日里对别人的孩子多一些关心!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认为,与其一年一度用全新的挺括的钞票变成银行卡上的数字,养成孩子们挥霍的习惯,不如平时多对别人和自己的孩子用一些心。给他们一些有益的书,学习器材,漂亮的服饰,喜欢的玩具,交流养育的心得,远远比给孩子之间交换钞票来的实用!
这样的“压岁钱”,对大人孩子都没有什么好处,甚至成为家长们沉重的过年负担,还不如移风易俗,大家自觉取消了算了。平时多关心一下小孩,由形式主义变成实用主义,由逢年过节变成无微不至,由关心数量变成关心质量,由大人热闹变成小孩喜欢,何乐而不为?
前一篇:手机扫黄?有可能越扫越“黄”
后一篇:“被租女友”,你们幸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