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侃天下 |
我在好友李律师博客里见到这样一个起诉状:
起诉状(告广州铁路局服务质量低劣)
欢迎各路记者去旁听,采访.为改善我们的人文环境出力,为改善中国所有火车站都是这么低劣的服务出力.---火车票的一面完全是空白的,就不能多印点信息?让坐火车的人和开车去火车站的人不要在去火车站的路上苦恼为难,到处打电话打听,拦下路人问了又问.广州也不是个小村庄,咋什么都用习惯做借口呢?改变一下服务他们几乎不增加成本,却可以节约多少社会资源?节约多少做事情的成本?节约下的就是赚下的,方便别人最后就会方便自己.----问题是他们就不懂吗?
----我们就要永远接受这样傻子式的服务吗?
原告:李天天,女,汉
住址:上海市浦东新区
被告: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车站
法定代表人:
住址:广州环市西路159号
诉讼请求:1.请求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0000元人民币。
爱是辣舞:
车票是火车站对乘客的契约行为,站方并没有故意延误,并且第一时间改签了下趟车……让他们改改,下不为例?其实不然,我支持李律师向站方要求赔偿一万元的要求,必须求这个公道。
票面上只印了“广州发车”,而广州却有两个火车站,连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该在哪里上车,何况一个外乡人?出这样的错误并不是无心之过,而是目中无人的不负责行为。拥有两个以上火车站的城市有很多,比如北京和武汉,他们总是会在票上明确标示出是“北京西”还是“武昌”或“汉口”,相信坐错车的不多;而广州也有两个火车站,每天乘车的人成千上万,为什么没有在印票的时候将“广州东站”的字样印上?全国各地的火车站为什么让票的背面空着,不印出简要、必要的地址信息和乘车路线?
这样的代价并不仅仅是当事人起诉时受到的这么些时间损失,而是成千上万乘客受到了忽视的一个缩影,这么多人的时间和金钱怎么计算?有些不能用金钱弥补的延误又怎么计算?
就算是一个小酒楼营业也不会忘记在餐巾纸背面印上地址和电话,而火车站这样一个不愁人坐的铁老大又是如何对待乘客的?是他们一个“小小”的疏漏么?责任感呢?危机意识呢?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又怎么产生足够的责任感?
一万元让广州铁路局买一个教训已经很便宜了,他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改善自己的服务,以一种贴近人民大众的态度补偿给乘客,这样才能换得乘客的理解,也才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越早改正这个错误,越诚恳地认识到自己的疏漏给乘客带来的不便,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可惜,毛爷爷死后,很少有人再提到这个词了,但“和谐社会”不是给人去想象的,需要用心去想人所想,急人所急。
不但广州火车站,全国各地铁路部门都应该在票的背面印上些说明,不要告诉我印刷花钱,票的反面多的是公司想挂个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