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日记 |
下班以后的杂感
作者: lover[16485888] 2004-09-20 19:34
下班了,4点45分锁上办公室的门,下楼。100米外,停着15辆“金龙”客车,我们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你也可以想象的到,这些高大的豪华车,车身印的不是广告,而是校名,在街道上连续15辆呼啸而过,厚重的淡灰色玻璃后,冬暖夏凉的空调氛围里,几十张流露出漠然的脸,这就是我们等一会在路人眼中的形象。
车的最后几排一般是我们这些青年人的位置,很简单,即使再豪华的车,车尾的颠簸总是会大一点,需要穿行的距离也要远一些。我踏上金龙的伸缩踏板,向司机小高点头致意,我们私下里都叫他车神,他年纪不大,但是车开的很不错的。我穿着一件绝对进口的带有摇滚歌手相片的T恤,戴着MP3耳机,提着我的午餐盒向最后一排慢慢挪过去。
眼前是一张张脸,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有的已经衰老,有的青春亮丽,但是我的目标是,最后一排。车最后一排右角,一号位,左角二号位,倒数2排右角3号位,左角4号位。便于看窗外,最后一排还可以适当吸烟。
一号位已经给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管李凌占领,3号位给电工胖子施浩占领,张莉坐在1,2号位之间,我过去的时候,她很“自觉”地挪到了2号位上,我的2号位也没了,正在这时,一号位的主人接了电话上另一辆车去了,一号位落在我手中了。放下饭盒,推开窗户,蒙蒙细雨飘落在我的手臂上,我点着了一根烟,把烟和烟雾都留在了窗外。
施浩在3号位上睡着了,他也太累了,吃也吃不好,新建立的校区处于郊区,我们每天要26公里才可以到单位,在高峰期的武汉,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过我们有“车神”小高。
车跑的很快,我把MP3音量开到最大,一边观风景,一边听“重金属”,看着街边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其实,我也很累,说句笑话,我们连电脑的包装箱都不舍得随意仍掉,下午我们把200个空箱子搬进实验室锁起来,准备集中变卖,换一点活动经费,高校其实也可怜。
下车了,路过超市,用手比画着买了三包烟,一瓶橙汁,我的物质食粮,耳机依然在轰鸣着重金属摇滚音乐。回到家里,用钥匙打开防盗门的时候,黑漆漆的,我知道自己回的不算是家,只是回到了房子。我知道冰箱里有剩菜,是的,够我吃一个星期的剩菜,今天才是第二天。
上网,看到一些穷人的照片,心里还是有些感动,MP3耳机拿下来,换上400多元买的高级耳机,开始听SECRET GARDON ,想起来好多好多人还是很贫穷,可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只能维持温饱的人来说,我也帮不上很多忙,我们并不是很追求享受的人,但是大学里生活压力非常大,对于我这个183的个头,不吃肉,没有网络,没有音乐,没有手机,没有朋友,是很痛苦的事情,是的,我们和别人不同,下班以后就各自回家,少有在街头流连,看人下棋打牌的情趣,多了些多愁善感,多了些孤独。
助学贷款确实也会象羊群效应一样,纷纷不还,给学校和银行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不让贫困学生读书吧,又不合理,但是学校不收钱吧,教师和学校如何生存呢?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如何投入更多的教学设施?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那么文凭有用吗?有本科文凭找不到工作,说明什么?文凭无用?还是人才过剩?我们从工资里要捐献给贫困学生,方便他们上学,但是我个人这么想的,没有执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我不愿意提供援助,不能因为你们生了10个8个,都要我们献爱心上大学吧?那我们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怎么上大学?谁又来捐助他们?我们捐助了他们,他们找到了工作,我们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一起竞争却失败了,没有找到工作,不是天大的讽刺?我们这些人有多少人有时间可以管自己的孩子的?要科研,要进修,要有教学量,才有基本的那么一点工资,要评职称,才可以在单位里继续呆下去,自己的孩子在城市里从小就要上全托,双职工哪里有时间带孩子?到了小学,没有时间检查孩子作业,中学又要交各种钱“培优”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的这个朝夕不保的工作,农民用B超机一照,儿子,生下来,女儿流掉,一个一个男孩子穷困着长大,贫困着上大学,不是说他们不可怜,而是已经够贫困的地方,还要养那么多孩子干吗?真的是养这些儿子们来种地的吗?不是!既然儿子不种地,那么要生那么多儿子干吗?记得那年洪水中的女孩子在屋顶上给救下,好象是家中的老四,说明她前面已经有3个姐姐,后面,还可能有一个弟弟,没准2个,这么多孩子,天哪!她幸运,上了电视,有大公司包了她的学费,可是其他那些孩子们呢?不要那么多孩子不好吗?
再说到社会公德吧,我一向都是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的,可是现在的人有几个愿意让座的?碰到小偷,有几个敢挺身而出的?拾金不昧的又有几个?我让座的时候想的不是雷锋,我想的是,今天我把座位让给人,改天我抱着孩子的时候会有人会让座位给我,可是当我带着孩子上车的时候,没有人让座位,大家都怎么了?其实,我也理解,都很累了,站着不舒服,站着不安全,容易被偷,容易摔倒,都可以理解,可是需要帮助的人怎么办?我们都麻木了,因为我们受骗太多,我们不再给乞丐硬币,我们不再相信真情,我们不再相信有傻子,我们也过的并不是很好,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每天早上7点发车,同事们只有带着各种早餐上车,整个车里就是食物的味道,如何公德?吃完了,我制止了同事把饭盒丢下车的举动,我说,放在我手上帮你们拿着都可以,千万不能丢下去,影响单位形象,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注意这些?公德,就是公共的道德,需要公众一起遵守才有作用,我觉得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太小,为什么不把电视中间插播的广告少一些,多一点社会教育短片呢?虽然少收了一点钱,但是社会效益一定会好很多。
我们还是得活下去,我的胃疼了,电饭锅坏了,煮一次饭要一个多小时,我也写累了,就写到这里吧。吃饭。
作者: lover[16485888] 2004-09-20 19:34
下班了,4点45分锁上办公室的门,下楼。100米外,停着15辆“金龙”客车,我们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你也可以想象的到,这些高大的豪华车,车身印的不是广告,而是校名,在街道上连续15辆呼啸而过,厚重的淡灰色玻璃后,冬暖夏凉的空调氛围里,几十张流露出漠然的脸,这就是我们等一会在路人眼中的形象。
车的最后几排一般是我们这些青年人的位置,很简单,即使再豪华的车,车尾的颠簸总是会大一点,需要穿行的距离也要远一些。我踏上金龙的伸缩踏板,向司机小高点头致意,我们私下里都叫他车神,他年纪不大,但是车开的很不错的。我穿着一件绝对进口的带有摇滚歌手相片的T恤,戴着MP3耳机,提着我的午餐盒向最后一排慢慢挪过去。
眼前是一张张脸,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有的已经衰老,有的青春亮丽,但是我的目标是,最后一排。车最后一排右角,一号位,左角二号位,倒数2排右角3号位,左角4号位。便于看窗外,最后一排还可以适当吸烟。
一号位已经给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管李凌占领,3号位给电工胖子施浩占领,张莉坐在1,2号位之间,我过去的时候,她很“自觉”地挪到了2号位上,我的2号位也没了,正在这时,一号位的主人接了电话上另一辆车去了,一号位落在我手中了。放下饭盒,推开窗户,蒙蒙细雨飘落在我的手臂上,我点着了一根烟,把烟和烟雾都留在了窗外。
施浩在3号位上睡着了,他也太累了,吃也吃不好,新建立的校区处于郊区,我们每天要26公里才可以到单位,在高峰期的武汉,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过我们有“车神”小高。
车跑的很快,我把MP3音量开到最大,一边观风景,一边听“重金属”,看着街边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其实,我也很累,说句笑话,我们连电脑的包装箱都不舍得随意仍掉,下午我们把200个空箱子搬进实验室锁起来,准备集中变卖,换一点活动经费,高校其实也可怜。
下车了,路过超市,用手比画着买了三包烟,一瓶橙汁,我的物质食粮,耳机依然在轰鸣着重金属摇滚音乐。回到家里,用钥匙打开防盗门的时候,黑漆漆的,我知道自己回的不算是家,只是回到了房子。我知道冰箱里有剩菜,是的,够我吃一个星期的剩菜,今天才是第二天。
上网,看到一些穷人的照片,心里还是有些感动,MP3耳机拿下来,换上400多元买的高级耳机,开始听SECRET GARDON ,想起来好多好多人还是很贫穷,可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只能维持温饱的人来说,我也帮不上很多忙,我们并不是很追求享受的人,但是大学里生活压力非常大,对于我这个183的个头,不吃肉,没有网络,没有音乐,没有手机,没有朋友,是很痛苦的事情,是的,我们和别人不同,下班以后就各自回家,少有在街头流连,看人下棋打牌的情趣,多了些多愁善感,多了些孤独。
助学贷款确实也会象羊群效应一样,纷纷不还,给学校和银行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不让贫困学生读书吧,又不合理,但是学校不收钱吧,教师和学校如何生存呢?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如何投入更多的教学设施?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那么文凭有用吗?有本科文凭找不到工作,说明什么?文凭无用?还是人才过剩?我们从工资里要捐献给贫困学生,方便他们上学,但是我个人这么想的,没有执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我不愿意提供援助,不能因为你们生了10个8个,都要我们献爱心上大学吧?那我们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怎么上大学?谁又来捐助他们?我们捐助了他们,他们找到了工作,我们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一起竞争却失败了,没有找到工作,不是天大的讽刺?我们这些人有多少人有时间可以管自己的孩子的?要科研,要进修,要有教学量,才有基本的那么一点工资,要评职称,才可以在单位里继续呆下去,自己的孩子在城市里从小就要上全托,双职工哪里有时间带孩子?到了小学,没有时间检查孩子作业,中学又要交各种钱“培优”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的这个朝夕不保的工作,农民用B超机一照,儿子,生下来,女儿流掉,一个一个男孩子穷困着长大,贫困着上大学,不是说他们不可怜,而是已经够贫困的地方,还要养那么多孩子干吗?真的是养这些儿子们来种地的吗?不是!既然儿子不种地,那么要生那么多儿子干吗?记得那年洪水中的女孩子在屋顶上给救下,好象是家中的老四,说明她前面已经有3个姐姐,后面,还可能有一个弟弟,没准2个,这么多孩子,天哪!她幸运,上了电视,有大公司包了她的学费,可是其他那些孩子们呢?不要那么多孩子不好吗?
再说到社会公德吧,我一向都是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的,可是现在的人有几个愿意让座的?碰到小偷,有几个敢挺身而出的?拾金不昧的又有几个?我让座的时候想的不是雷锋,我想的是,今天我把座位让给人,改天我抱着孩子的时候会有人会让座位给我,可是当我带着孩子上车的时候,没有人让座位,大家都怎么了?其实,我也理解,都很累了,站着不舒服,站着不安全,容易被偷,容易摔倒,都可以理解,可是需要帮助的人怎么办?我们都麻木了,因为我们受骗太多,我们不再给乞丐硬币,我们不再相信真情,我们不再相信有傻子,我们也过的并不是很好,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每天早上7点发车,同事们只有带着各种早餐上车,整个车里就是食物的味道,如何公德?吃完了,我制止了同事把饭盒丢下车的举动,我说,放在我手上帮你们拿着都可以,千万不能丢下去,影响单位形象,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注意这些?公德,就是公共的道德,需要公众一起遵守才有作用,我觉得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太小,为什么不把电视中间插播的广告少一些,多一点社会教育短片呢?虽然少收了一点钱,但是社会效益一定会好很多。
我们还是得活下去,我的胃疼了,电饭锅坏了,煮一次饭要一个多小时,我也写累了,就写到这里吧。吃饭。
前一篇:浅谈“文化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