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法呈千界,荷山蕴十源

默法呈千界,荷山蕴十源
- 《水立方十周年纪念特刊》收录“崔自默世界最大泼墨画创作”

2013年10月13日,世界最大泼墨中国画《大好荷山》在北京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诞生,国际艺术大师崔自默激情澎湃,历经3个小时创作完成。该画包括对联由26张长10米、近3米宽的特制宣纸拼接而成,总面积达760平方米,用墨100公斤,颜料50公斤。
“默法呈千界,荷山蕴十源”,这是崔自默大师为巨幅泼墨画《大好荷山》所配对联。此次创作活动由奥林匹克美术大会总策划、连续三届“艺术水立方”杯国际书画大展策展人白十源先生策划主持。笔者目睹了崔自默在水立方激情泼墨创作的全过程。
是日上午9时,崔自默大师来到早已铺满宣纸的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二楼多功能厅。各路媒体记者与观众夹道欢迎,简单寒暄之后,崔自默大师开始度步丈量,似乎早已胸有成竹,进入创作前的构思和辅助工作的安排。大家交头接耳,揣摩如此空前巨大的尺幅,将如何完成呢?这绝对是一个悬念!
随之,由20名助理按要求调制墨水并灌装到特制的容器中,走马灯似地传递到崔自默大师手中。崔自默大师时而快步奔跑,忽东忽西,亦挥亦洒;时而闲庭信步,轻歌曼舞;又时而如项庄舞剑,似点似击,却是意在荷花!很快,分别由巨大的“好”字与荷花瓣形状组成的雄壮的“山”体,以及势如万里荷塘的田田莲叶,跃然纸上。仔细官桥,仿佛又有锦鲤游鱼,戏谑其间;又有随风摇曳、扶摇多姿的荷花形态,或含羞待放,或妖娆狂歌。天真烂漫,姿态万千。此时,在场的观众和媒体记者闪光灯与快门声此起彼伏,一片哗然,蔚为壮观。
稍作休息之后,墨水换成颜料,五颜六色,一次次地泼染倾泻,荷塘与山水气象逐渐露出端倪。随后,崔自默大师拿起一杆特制的大笔,开始细心收拾,或圈或点,或勾或画。如蜻蜓织雨,如彩蝶针花,翩翩起舞,穿梭往来。不多时,一幅咫尺千里、氤氲万里的《大好荷山》图卷跃然而出,雄阔而完美地栖息在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这幅巨作,尽精微、致广大,诠释着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艺术、科学、运动”的理念,与“艺术水立方”同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崔自默大师的泼墨,在传统中国画创作技法基础上,或泼或洒,或快或慢,应物象形、随类敷彩;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左右逢源;倏忽造化,图出云雾,染就风雨,宛若神工,意象天成。虽然泼墨具有诸多神妙之趣,但却需要事先精巧构思,体味意象,大胆落墨,细心收拾,非大胸襟、大性情、大力度者不可为。具备泼墨技巧的画家,在一定的俯视范围之内创作一幅泼墨画并不难,但要在几百平米的范围内泼出一幅完美的画卷绝非易事。先不说受场地的限制,单说巨大纸墨和相关体力、工具花费的成本,对于画家所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也会让人难以承受,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不会有人敢去尝试。但在白十源先生支持和组织下,崔自默大师做到了,而且做得轻松自如。
作为崔自默大师此次创作《大好荷山》的策划人,白十源先生如是说:“我尤其喜欢崔自默博士画巨幅作品。他完全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境界。忽而凝神若思,忽而笔走龙蛇。‘当其下手风雨急,笔所未到气已吞’,‘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当年的吴道子与怀素等艺术先贤们,那种笔下惊风雨、泣神仙的气魄和景象,大概也就是如此吧!解衣磅礴,崔自默在巨幅纸张上奔走泼墨泼彩时,立刻变成了‘另一个崔自默’,他是完全把自己融合到墨彩之中。逍遥于画卷之上。绘画是视觉艺术,但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思想家。时间与空间、有序与无序、混沌中的能量与运动,崔自默把科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在作品中交织、超越、升华。”
诚如白十源先生所说,崔自默大师对艺术有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无论是书法、篆刻、国画、油画、漫画,或是雕塑、摄影,以及寓言、诗歌、散文等等,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既能广大而有“白马秋风塞上”的豪气,又能精微而有“杏花春雨江南”之细腻。尤其叫绝的是,如此巨大量级的泼墨泼彩之后,崔自默大师浑身上下竟然一尘不染!在场的作曲家舒楠惊叹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默禅的魅力,就是如此啊!”斫轮老手,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原来如此。国学泰斗文怀沙老先生曾誉崔自默为“五百年来一奇才”,信然!
“默法呈千界,荷山蕴十源”——巨大的对联书法,崔自默大师也是泼墨出来的,起承转合,结体顿挫,非一般书家所能梦见。此联作为《大好荷山》的配联,既延伸了无限气势与空间,又拓展了想象的意味与境界,同时也道出了崔自默大师的洒脱与禅思,蕴含着与白十源先生的相知与期许。其义可嘉,其情可勉,其气可养,其芬可扬。有道是:
默法呈千界,荷山蕴十源。
胸中存浩气,笔墨振轩辕。
2014年4月16日于坦博北京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