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师不会倒掉——《“质疑文怀沙”的质疑》小结

(2009-02-26 12:41:16)
标签:

文化

大师不会倒掉

——《“质疑文怀沙”的质疑》小结

崔自默

 

不管谁爬山,到达一定高度,都不容易。

“山到成名毕竟高”,既然到了一定高度,则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轻易铲掉一寸的,更遑谈把它推倒。

大师如果能倒,就不是大师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大师一定会快乐地活着。

所谓“轰然倒塌”、“大师倒掉了”,那是痴人臆测、哄哄然说梦,宛如有人大叫太阳死了。这么说道,似乎也许有一个“作用”,就是借机蛊惑大众,进行心理暗示,让不明真相的人跟着消沉起来、怀疑起来。

问:“他们是一个团伙的么?”答:“既然人都不辨是非,非此即彼地随意选择,那么就自然被群分了!”

问:“既然连人都没见过面,只听到了单方的一面之词,就义愤填膺起来,那作者的说辞还可信么?”答:“你觉得呢?”

问:“这么来咄咄逼人地糟践一个文化老人,究竟是什么目的?”答:“也许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

在这当中,我看出了很多人的激昂情绪,却不明白他们背后的具体理由。不过,我感谢他们的关注,毕竟比置之不理要好。

在我最初《“质疑文怀沙”的质疑》一文当中,描述了我与文老的几个对话内容,其实,文老的那三句答话,都是我“虚拟”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尽信书,不如无书”,随后,其他人再以这几句话为根据来理论,能可信么?

历史,大多是先被转述,然后被议论,不断误差积累,最后子虚乌有、乌焉成马。

问:“这不是在开玩笑么?”答:“大家不都在开玩笑么?”

后来,有人说“国学还活着”,却涉及一个常识问题。“国学之名,恐其不立”,它从来就不是活物。沉溺于旧学,则无益于当代,我们需要的是“有用的文化”,积极而健康的学术。

在很多年前,我就判断过:“大师”每每是被追认的。于是,大师即便在死后也还是要“活着的”,永远不会倒掉。

事件也罢,闹剧也罢,聪明人一定会在其中发现出积极的因素,更快地前进。

历史只能记忆一些主要人物,至于彼此之间家长里短的细节,全忘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