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怀沙先生《敦煌111字碑》小识

(2008-09-15 16:37:29)
标签:

文怀沙先生

敦煌111字碑

崔自默

杂谈

文怀沙先生《敦煌111字碑》小识

崔自默

 http://180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15/16/2/11d0c0890a7g215.jpg

文怀沙先生《敦煌111字碑》底稿

 

敦煌,是中国的敦煌,也是世界的敦煌,它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

对“敦煌”二字的理解和释义,有利于敦煌学的发展与发扬。

明年将是“敦煌”诞生2120周年,国学大师应敦煌之请,特作《敦煌111字碑》以记之。碑文曰:

君休忘:汉武帝元鼎六年置敦煌郡,斯公元前一一一年也。“敦”者,惇厚笃实也。《老子》曰“敦兮若朴”,中华民族性格内美,可以斯一言蔽之。“煌”者,光辉炽盛也。在天曰“明星煌煌”,见《诗经》;在人曰“明哲煌煌”,见《汉书》。斯一言以之状中华文明,其谁曰不宜?戊子秋喜逢迎来奥运之日,文怀沙书赞。

文怀沙先生对“敦”和“煌”二字分别探源发微,并因之而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即性格内美、形式文明,这的确高明。

我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艺术中国》,第一集即名为《永恒的敦煌》,可惜当时还没有读到文怀沙翁的《敦煌111字碑》,留下遗珠以憾,只好以待将来。

此碑书法可谓人书俱老,特富风骨。上面“敦煌”二字尤其古朴,兼备篆籀笔意与甲骨书风。下面小字注文则融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与碑体于一炉,沉着痛快、大朴不雕。可以相信,此碑将永载史册。

 http://186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15/16/3/11d0c11e438g214.jpg

崔自默与文怀沙先生在《敦煌111字碑》书作前留影,2008.8.23

http://180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15/16/4/11d0c0a6224g215.jpg

崔自默与文怀沙先生,2008.9.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