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崔自默著《章草学》目录

(2008-05-04 23:16:42)
标签:

崔自默

《章草学》

目录

文化

崔自默著《章草学》目录

第一章  章草之产生

一、小引

二、章草之名

三、书体的演变

1.渐变 

2.交叠

2.1.多线纽绞/2.2.“惯性期”和“观察误差”/2.3.“截止期”/2.4.分流/2.5.“杂合体”/2.6.交叠的细节/2.7.“两足”

四、说“草”

1.“草化”

1.1.何为草书/1.2.“草化”与“符号化”

2.章草出现的时代

3.“草化心态”

4.实用性和艺术性

4.1.有意无意/4.2.为体为用/4.3.和而不同

5.稿草与章草

6.“隶草”和“草隶”

五、章草之发生

1.草隶之分化

2.章草之发生

2.1.章草之“基因”/2.2.章草之草法/2.3.章草之“燕尾”

3.章草之流行

3.1.简书章草/3.2.残纸章草

4.关于“隶意”

4.1.晋人风度/4.2.章草之隶意

第二章  章草之发展

一、《急就章》与章草

1.《急就章》与《急就篇》

2.《急就章》与章草

3.章草书《急就章》的意义

4.传世《急就章》章草帖

二、章草之兴衰

三、章草不兴的原因

1.书体缺陷

2.实用性差

3.有替代品

4.难能两全

四、章草之去脉

第三章  章草之鉴赏

一、关于书法之鉴赏

1.鉴赏

2.书法之美

3.言外之意

二、章草之美

三、章草与今草

1.章草与今草之别

1.1.章法之别/1.2.结构之别/1.2.1.结字之别/1.2.2.有无隶意之别/1.2.3.法度宽严之别/1.2.4.亦可相通/1.3.先章后今

2.章今互济/2.1.“混合体”/2.2.“章草味”

第四章  民间章草作品

一、简书章草

1.古雅可喜

2.自家本色

3.风格面面观

二、砖刻章草

1.《东汉〈急就〉砖》

2.曹氏宗族墓砖

3.晋《咸宁四年吕氏砖》 

三、残纸章草

1.楼兰晋人残纸

2.敦煌唐人写经

2.1.《因明入正理论后疏》/2.2.《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并序》/2.3.《净名经关中疏卷上》/2.4.《妙法莲华经明决要述卷四》/2.5.《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六》/2.6.《瑜伽论手记》

第五章  历代章草名家

一、汉代

1.史游/2.汉章帝/3.张芝

二、三国

三、晋

1.卫瓘/2.杜预/3.索靖/4.陆机/5.王廙/6.王羲之/7.《孤不度德量力帖》/8.王献之

四、南朝梁

五、隋

六、唐

1.孙过庭/2.贺知章/3.张旭/4.怀素

七、五代及宋

八、元代

1.赵孟頫/2.鲜于枢/3.邓文原/4.康里巎巎/5.杨维桢

九、明

1.宋克/2.祝允明

十、清

1.傅山/2.八大山人/3.沈曾植

十一、近现代

1.王世镗/2.于右任/3.余绍宋/4.马一浮/5.王秋湄/6.卓定谋/7.郑诵先/8.王蘧常/9.沙孟海/10.高二适/11.其他

第六章  章草草法

一、章草基本草法

1.简、省、变、连

1.1.简/1.2.省/1.3.变/1.4.连

2.诸法并用

3.草法的形成

3.1.从篆/3.2. 从隶

二、草法辨异

1.辨似

2.混写

3.偏旁部首假借

3.1.左旁/3.2.右旁/3.3.上部/3.4.下部/3.5.对称符/3.6.左上符/3.7.右上符/3.8.交笔符

4.书法校勘

4.1.一字多形/4.1. 书法校勘

5.“草诀歌”与“偏旁歌”

5.1.“草诀歌”/5.2.“偏旁歌”

第七章  章草创作举要

一、章法

1.书需有“眼”

2.书贵得“势”

二、笔墨

1.用笔

2.用墨

3.笔墨一体

三、结字

1.论“楷法用笔”

2.“燕尾”之造型

3.字之“态”

四、工夫与面目

1.关于工夫

1.1.选帖/ 1.2.临帖务“像”/1.3.融会贯通

2.说规矩

3.“熟”非“俗”

4.“功”与“性”

2.关于面目

2.1.必有来路/2.2.从正门进/2.3.转成新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