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假的好与假的坏假包子崔自默 |
崔自默
...................
甲:听说“假包子”新闻了吗?
乙:听说了,真他妈行,真可恶!
甲:听说“假包子新闻”也是假的,没那么回事,是恶搞。
乙:恶搞?电视台恶搞?
甲:不是,他们还没那么大胆。是有人自己拿录象编排好了,送到电视台,就播出去了。你说可笑不可笑。
乙:可笑?我不觉得。悲哀。电视台只播可笑的,社会就完蛋了。
甲:现在小品搞笑,观众爱看。
乙:不是观众爱看,是没有更高雅的东西可看。你不看这些庸俗的玩意,没别的看。儿子玩了一天,坐到电视机前,我想就势选一个有教育价值的节目,倒腾一遍,全是胡闹的,干脆关机了。
甲:听说高雅的东西没收视率。
乙:都是听说,其实都是电视台没有本事,不敬业,于是找借口。收视率,就是惟利是图!
甲:假包子假新闻,这回可真热闹,还有真的吗你说?
乙:看热闹吧。又是“血馒头”场景,社会需要猛药啊。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一针见血啊。
甲:人心不古,可见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坏了。
乙:所以鲁迅先生才用“吃人”二字来揭露坏传统,坏根苗就要彻底根除。人心叵测,比“人肉馅”本身更可怕。
甲:“人肉馅”都不新鲜了,前些年就听说过了。可前些天这“假包子”,纸箱子馅儿的,还真听着新鲜,能蒙住人。
乙:能蒙住人,是因为听起来合理。人肉馅不新奇了,纸箱子馅儿现实啊,所以可信。有创意啊,智慧啊……
甲:服了吧?
乙:深深地叹服。悲哀啊,悲哀。
甲:听说又是搞“行为艺术”的人弄的,不吃死孩子了,太恶心,也出不了多大名,于是开始来搞电视台了。
乙:荒唐的是,电视台毫不检点,竟然真就被搞了,自作自受。还提倡收视率不?不好收拾了,不好收场了。也不实现调查调查,听风就是雨。
甲:电视台再出来戳穿造谣者的真相,向观众道歉,不就行了?
乙:当然也行,亡羊补牢,曲突徙薪,可毕竟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失去信誉了。
甲:信誉是个屁啊?!
乙:也是,这年代。悲哀啊,悲哀。
甲:不讲信誉的,就应该拉出去枪毙!
乙:照你吩咐,那可好了,用这办法减少人口,比计划生育更有效。
甲:还得加强法律意识,道德观念。
乙:我们不是天天在讲么?
甲:口头上说管什么用啊?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学校根本就不教育,光知道玩虚幻的,让孩子费劲学什么奥数、这个班那个班的,管什么用啊?电视台光知道超女、娱乐、搞笑、小品,只提高收视率了,假大空啊。
乙:所以要讲究“有用的文化”。比如讲道德这个事,要实在、实际、实惠。
甲:现在哪里还讲什么道德?你到火车站试试,你伸手帮人家提包,准被当成贼,而在大街上有贼偷东西,看见了也不装没看见,没人管啊。你上去一管,被贼扎一刀子,旁边一大堆人秀手观战,兴许还叫好呢。
乙:完蛋了。悲哀。
甲:道德是大家的事,大家一起使劲才行,你一个人洁身自好,管什么用啊?
乙:现代文明,是社会行为,不是原始的个体,大家在一起时,个体要守规矩,为集体负责,集体也为个体负责。个体要道德自律,要清醒,要有个判断,不能胡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甲:负责?现在人太自私,只知道自己高兴,只为自己负责。就说恶搞“假包子”新闻的,图钱?你说是不是电视台播新鲜玩意会给奖金?
乙:据说有些报纸和杂志社给,还会策划、预谋,雇人上街表演,然后抓拍,制造情景,外人看上去跟真的似的,然后把照片刊登出来,炒作新闻,制造轰动效应,增加发行量,然后再多收广告费。
甲:我说呢,我们的群众还不至于那么坏,社会风气还不至于那么沦丧。
乙:是啊,都是某一小撮人搞的。编导、编排,图自己的利益,置整个道德风气和社会秩序于不顾。这,与在公众场合拉屎撒尿没什么两样,应该说更为恶劣。
甲:最厉害的是网站,什么邪乎就来什么,就是为了增加点击率,与其他网站竞争,吸引广告。钱啊,都是钱闹的。
乙:悲哀啊。诲盗教淫,到处都是陷阱。孩子们上网,可得小心啊,好东西难找,坏东西主动往外跳。看到的大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孩子们将来信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