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蛋效应

(2007-07-06 07:45:11)
标签:

鸡蛋效应

崔自默

 

鸡蛋效应

崔自默

.................................................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7/3/11/14/1142332af2e.jpg

A Flower/Connecticut/2007/CuiZimo..................

//////////////////////////////////////////////////    

     桌子上放着一只鸡蛋,周围有人在看。

前后的人说:“鸡蛋原来是椭圆形的。”

左右两侧的人说:“可笑,你看看,本来是圆形的吗!”

旁边有人说:“可以是椭圆,也可以是圆,那要看从什么角度看。”

又有人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椭圆形也吧圆形也吧,都只是平面的;鸡蛋是立体的,是球型,还是不规则球型。”

又有人说:“你们说的只是鸡蛋的外表,它的内部形状才复杂呢,还有更小的蛋白质结构,它还能孵出小鸡来;小鸡再长成大鸡,大鸡再下鸡蛋,鸡蛋再孵鸡……”

此时,有两人走过,一个窃窃低语:“瞧,整个一堆病人,闲的。”另一个说:“你应该有点同情心才是,这又不是他们自己的错。”

忽然有人喊:“谁把鸡蛋放着的,捣什么乱啊?!赶紧拿走!”

[注解]

1.“鸡蛋效应”(Egg  effect)指出:观察角度影响结论和效果,这提醒我们思考终极观点之存在(The viewpoints influence the conclusions or effectswhich reminds us to think of the ultimate viewpoint existing)。

2.“终极观点”(ultimate  viewpoint),是如金字塔的顶点,是如坐标的零点,既为一点,就容不得第二个点;它是“最点”。在曲线上,作为巅峰的极点可以有很多个,但作为最高点的“最点”却只有一个。

3.在语言教学中也有一个“鸡蛋效应”(Humpty-Dumpty Effect):因为打碎的鸡蛋很难恢复全貌,所以必须重视它的整体观、系统性,反对支离破碎。    

..................................................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7/4/13/7/11428c75d24.jpg

空中的幻象 2007.6.26 崔自默摄 波士顿科学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