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信不如一只苍蝇?——《崔自默美学笔记》(19)

(2007-05-17 09:18:09)
标签:

文化

感悟随笔

崔自默

美学笔记

韩信

 

韩信不如一只苍蝇?

——《崔自默美学笔记》(19)

崔自默

 

[主题词]小我 粉丝 意义 目的 手段

 

对我这组美学笔记,有朋友看了说:“我觉得怎么不像美学啊?”我回答:“你觉得的‘美学’是怎样的呢?”

我开始反省自己。这时,心中另一个“我”乘机站出来,对我大加指责,说:“你懂得美学么?我看你连起码的美学常识都不知道。”我跟“我”反驳,说:“你是小我,你认识的美学没错,但那是浅层次的,我不愿意说那些大家熟悉的玩意。”“我”斥责:“我看你说的才是浅层次的东西,那哪里是美学?美学应该是艺术哲学,而你说的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生活常识。”我辩解:“谢谢你的理解和鼓励。艺术哲学是什么?艺术哲学就是生活常识,可惜,我对生活常识并不怎么内行,所以才不惜时间来琢磨。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常识其实就是大哲学。”“我”反问:“谁说艺术哲学就是生活常识了?”我回答:“不光我一个人这么说啊,先贤也这么说啊。”“我”问:“看来你也未能免俗,前人都说了,那你的开拓力在哪里啊?你写它干什么?”我说:“哈哈,你真行。数理美学和社会心理美学,我只是有这么一点想法而已,我哪里知道我的开拓力在哪里?等我不想写时就不写了。”“我”不语,我无言。

很多东西,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因为,我想不清楚。

我在课堂上经常举一个例子:“我没有什么学问。我拿这个杯子,一撒手,它会掉下去,我不能让它漂浮起来。如果谁能让它漂浮起来,我就向谁磕头拜师。”

真正的学问,到底是什么呢?

把做学问当饭碗,于是,真就出现一些假大空的东西,人看不懂,所以特别像学问、被承认为学问;其实,就是一堆词汇和概念而已,不怎么实用。

很多学问,表现为生活常识。“楼下的风怎么这么大啊?”“你问我,我问谁啊?”实用的学问,很难把握。

热一杯牛奶,顺便打开电视,我喜欢看Discovery。画面是一只大蜥蜴正吃腐肉,恶心,闭眼睛躲避一下。胡蜂飞来了,动作利索,它围着一只漂亮的红色瓢虫转悠,我以为是在求爱。一会儿,胡蜂真地靠近瓢虫,不动了,伸出它的那根“播种机”,扎向瓢虫的腹部。瓢虫毫无知觉,胡蜂走了。不久,瓢虫大腹便便地倒下,在它的腹部,当初胡蜂播下的卵,变成幼虫,破壁钻出,然后作一个茧,就在瓢虫的警戒色掩护之下,开始孵化,成为新一代的胡蜂,震翅起飞。我惊愕。

我惊愕于胡蜂的学问。大自然中有多少这样的学问存在,我不知道。

对于学问,我并不是都感兴趣。自然环境中的社会人群里,各类学问更是变幻莫测,我之所以还有兴趣去思考和琢磨一些,仅仅为了保护自己,完成生存的过程。

胡蜂为什么不在人体里播种呢?蚊子和苍蝇也许考虑过在人体内播种,只是人有免疫力,有过敏反映,有药物治疗。人是有学问的。

人能使唤马和牛,把这些牲畜调教出来,为人劳动。马和牛竟然能听懂人类的语言,余、我、驾、辍、馀——,左、右、前、后、停,从先古就开始了。“礼失而求诸野”,先古人类的语言,从这些马和牛能听懂的呼喊声里可以揣摩出来。

外国人说外语,不懂得外语我们就听不懂。我们有学问,说汉语,人家外国人也听不懂。学问,原来又是一堆语言,一串声音。

胡蜂不说话,只行动,所以是“行不言之教”,是大学问。瓢虫没有办法,只能牺牲。

瓢虫是胡蜂的“粉丝”——这个结论,简直有些生猛。“粉丝”,本来应该是被善待的。“粉丝”的意义何在?

一个曾经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回答学生的提问,“你当时的感触是什么”,他回答:感觉到人生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人生只是个过程,意义被赋予在这个过程里。

不知有多少人想爬上珠峰。对于很多人,攀登珠峰是个理想、梦想、妄想。先不说没有能力爬上去,爬上去之后,得出的结论听起来竟然这么让人扫兴、失望。

知道了扫兴与失望,对于一个精神尚且正常的人而言,就有希望了。这希望,就好比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多年的盲人,忽然一日能挣开眼睛,欣赏到眼前的普通风景——这对于他而言,是多么神奇、美妙。有了这普通而又神奇的经历,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慈悲之心,就会时刻存在。

苍蝇和蚊子应该敬畏、感恩于人类的慈悲,人类也应该敬畏、感恩于苍蝇和蚊子的慈悲。假如苍蝇和蚊子再生猛一点,像胡蜂对待瓢虫一样,播种于人类体内的血流之中,人类或许行走不了多远。

扯远了,还是回到眼前的现实吧。不管将来如何,眼前的路究竟还是要走的。

既然要走,既然要想走得快、走得远,总得有办法,研究一点所谓的学问。

学问不会空穴来风地自动萌发于我们的脑子里,也不能仅仅靠摔倒了再爬起来付出代价而总结经验教训,那么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在近取诸身的同时,远取诸物。

苍蝇附骥,亦可一日千里——苍蝇飞不了那么快、那么久,但是它抓住了马的尾巴跟着跑,可以一日千里。苍蝇有进取心,而且善假于物,应该算是学问。

人当然不是苍蝇,那么人能向苍蝇学习么?学习什么?怎么学习?

苍蝇附骥,以谦虚的态度追随前辈,是好意,可是,偏偏在《菜根谭》里遇到这么一句:“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如此看来,甘敢受跨下之辱的韩信,竟然还不如一只苍蝇。韩信啊,你真让人寒心。

为了达到目的,必然需要手段。手段,有正有负,有褒有贬。那么,我们还需要有目的么?“这个人有目的”,“这个人有手段”,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消极,那么就换成积极的:“这个人有理想”,“这个人有能力”。

 

 

\\\\\\\\

我要是猴子就好了——答燕子——《崔自默美学笔记》(18)

http://cuizimo.blog.sohu.com/46111219.html

你觉得合适么?——《崔自默美学笔记》(17)

http://cuizimo.blog.sohu.com/45549352.html

贼真的挨打吗?——《崔自默美学笔记》(16)

http://cuizimo.blog.sohu.com/45359842.html

跟你逗着玩儿的——《崔自默美学笔记》(15)

http://cuizimo.blog.sohu.com/45343377.html

“撑死人,不占盆”——《崔自默美学笔记》(14)

http://cuizimo.blog.sohu.com/44014523.html

疯子什么也不怕——《崔自默美学笔记》(13)

http://cuizimo.blog.sohu.com/43163110.html

学习吴冠中——《崔自默美学笔记》(12)

http://cuizimo.blog.sohu.com/43139164.html

你可别真听我的啊——《崔自默美学笔记》(11)

http://cuizimo.blog.sohu.com/42741244.html

 理由,像海绵里的水——《崔自默美学笔记》(10)

http://cuizimo.blog.sohu.com/42697339.html

疯子的老婆应该不应该跟着跳河——《崔自默美学笔记》(9)

http://cuizimo.blog.sohu.com/42344703.html

该死的不是温柔——《崔自默美学笔记》(8)

http://cuizimo.blog.sohu.com/42280788.html

猪是思想家吗?——《崔自默美学笔记》(7)

http://cuizimo.blog.sohu.com/42184013.html

到底什么是垃圾?——《崔自默美学笔记》(6)

http://cuizimo.blog.sohu.com/41985575.html

昂贵的垃圾,就是钻石——《崔自默美学笔记》(5)

http://cuizimo.blog.sohu.com/41873716.html

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崔自默美学笔记》(4)

http://cuizimo.blog.sohu.com/41791091.html

“隔壁的人家现在在干什么?”——《崔自默美学笔记》(3)

http://cuizimo.blog.sohu.com/41649663.html

大呼与小叫——《崔自默美学随笔》(2)

http://cuizimo.blog.sohu.com/41558178.html

其实,我不是那么想的——《崔自默美学笔记》(1)

http://cuizimo.blog.sohu.com/4138334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