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比尔兄《多重宇宙》

(2007-03-16 08:02:16)

和比尔兄《多重宇宙》

崔自默

 

读到我的同学李斌(Bill Li)以Marsman为名发表的一篇关于人类“多重宇宙”想象的文字,见解独到,很感兴趣。他是我读计算机研究生时的同学,现在在加拿安大略省作软件系统分析师,我们曾有过关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地域跨学科的“跨洋对话”。1993年,我们在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名北京工商大学)自动化系,都跟随雷渊超教授读自动控制理论。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多重宇宙“——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个想象的空间啊。宇宙比世界还要大,想象比宇宙还要大,这一切,生发于心,消失于心。

我们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到底还有没有类似的宇宙?这似乎难以证明,只能靠我们头脑和心智的想象。太有意思了,也太疲累了……

在文章的末尾,Bill兄有一首诗,曰:“宇宙万花筒,奥秘在其中。探索无止境,凝眸望星空。”我颇有感发,乃和之云:

奇怪万花筒,无穷似在中。

问渠何所止,放下总归空。

[释文]

多么奇怪的万花筒啊,

只要拧动它,里面就出现无穷的花样;

这繁复的花样啊,你到底何时才能穷尽?

   拧累了,问累了,放下了,一切归于空无。

=====================================

附录:

《多重宇宙》

Bill Li (Marsman)

我们居住的宇宙是唯一的吗?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拷贝,是否存在于另一个镜像宇宙中?

如果若干个关于多重宇宙的假说(multiverse hypotheses)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话,那么一个你的镜像拷贝便可能在另一个宇宙存在。

http://img45.pp.sohu.com/images/blog/2007/3/15/8/4/111e9ba3883.jpg

====图1 双子星 M.C.埃舍尔 荷兰 版画 1949

在荷兰版画家M.C.埃舍尔的作品“双子星”(图1),双子星互相嵌套但没有交叉,两个世界的生物在相互不知对方存在的情况下,互不侵犯地独立生存着。其中一个世界的文明较发达(高楼、道路),另一个世界的文明未开化(岩石、荒野)。

http://img45.pp.sohu.com/images/blog/2007/3/15/8/4/111e9ba7300.jpg

====图2 多重宇宙 Clifford Pickover 美国 电脑艺术合成

2是一幅电脑合成图,其中的独立宇宙(independent universes)以单独的圆圈或球体存在,和其他宇宙(圆圈或球体)没有交集,这意味着它和其他宇宙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其他宇宙中物质的存在方式(realizations)、遵循的物理定律(physical laws),可能和我们大不相同。一个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的全集,称为多重宇宙(multiverse)。

回到图2,为何左边有一只美丽的人眼呢?笔者的理解是人眼代表着人类的观测能力和想象水平,而多重宇宙假说(multiverse hypotheses)则可能只是人脑的一种想象。目前,任何对多重宇宙假说(multiverse hypotheses)的质疑都是合理的,因为人类毕竟不能超越自身的物理和生物局限,去观测到多重宇宙。

多重宇宙假说可以给我们带来想象的乐趣,但一切都只是猜测,大部分假说不具备实际的科学价值(scientific value)。痴人说梦吗?科学与玄学的界限,到了“宇宙”这个话题,难道模糊不清了吗?

不是的。科学和其他一切非科学的区别,在于“大胆假设,小心验证”。通过可重复的观测、实验,人类虽然不可能揭示宇宙的终极奥秘,但一定能够一步步地趋近真理。想象过去百年人类在宇宙、航天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

作五言绝句曰:宇宙万花筒,奥秘在其中。探索无止境,凝眸望星空。

图片鸣谢:Clifford Pickov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