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文化艺术的对话
崔自默博士、亚历山大(英国)
主题:东西文化和艺术交流的可能性
人物:崔自默博士、亚历山大(英国)
时间:2006年7月19日
地点:坦博艺苑默艺空间
崔自默:我们能够相会,就是个缘分,并且能够坐在一起,抽出时间来谈一谈中西文化以及中西艺术的标准、区别、欣赏、市场、社会现状等等问题,我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我们来谈这些问题不见得有很大的意义,事实上,我认为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意义。
亚历山大:任何一个关于文化区别的对话交流,都是富有创造性的。作为一个英国人,我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能够跟你代表的中国进行交流,我认为是重要的。
崔自默:我们能够交流,这个事情本身我认为就有意思,因为任何交流需要的都是语言和概念,而在不同的语种,不同的国家之间,涉及到的词汇,理解起来是相差甚远的。尤其涉及到艺术问题,艺术、审美等等现象本身,就是很难用一个普遍性的统一标准和词汇来描绘和衡量的。所以说,我认为我们花时间可以谈一些文化的和艺术的概念性的东西,进而更有意义地直接切入艺术家的生存现状、艺术市场和当代的走向,以及能不能在将来不远的时间内,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可能性。
亚历山大:我能不能首先问您一个问题,您认为中国的艺术家的角色在社会上是什么样的?
崔自默:这个问题是很实际又很辩证的问题。为什么呢?艺术史论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的故事》一著中开篇就说过一句话,“其实本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其言下之意,就是说艺术难以定义,而艺术家,也只是一种职业,是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借助艺术者一概念而给他们获得了不同的谋生手段而已。
亚历山大:艺术家作画并不是为了财产,为了金钱,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崔自默:当然,艺术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需求,但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没有人能说清楚,就像“科学”这一概念,其本质是什么?也没有人能说清楚一样。在我们的传统的观念中,科学本身很科学,但是事实上,科学本身不科学。我们谈论到任何问题时,总会说这个东西科学或者不科学,但是继续问,“什么叫科学?”是很难回答清楚的。在上世纪50年代,世界很多国家一流的科学家集合在一起,开了很多天的会,就是讨论“什么是科学”的问题,最后,没有统一的答案。为什么呢?因为“科学”也是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和认同,也只是一个相对的界定,没有绝对的定义。不能定义时,只能界定一些特征,比如“科学”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可以进行反复地进行实验来验证。但是,你接着问,“什么叫实验呢?”如此,就需要对“实验”再进行定义,又会涉及到更多的概念,如此,就会沦为概念的连锁反应,问题越来越复杂难明。艺术的问题,也会类似于此,因为艺术的本质问题,我们说不清楚,甚至可以直接说“其实本没有艺术”,所以,认为是社会不同的分工劳动,偶然和临时地借用“艺术”这一概念,是合理的。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需求,产生了不同模式的艺术家,及其艺术行为。有的为了金钱,有的却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