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穿马甲
——关于博客“马甲”与网友的通信
崔自默
OK:
哈哈,你问“黄山白子”是不是我的马甲之时,我还基本还不太知道什么是马甲。不过,从博客留言里,看到有些人用这个词,又想到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别以为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我开始明白那是什么意思。“马甲”就不是同一个人,在博客里面变换不同的名字和身份出现,以方便表达不同方面的意见和意思,对吧?
我和“黄山白子”也不认识,只是在网络上相逢,这种不见面的文友,有时更纯洁,更像传统的文人相交一张纸;一旦落实到实际上,比如认识已久的朋友,就可能衍生出其他现实问题。在这一点上,网络的虚拟空间给人以更大的自由度和发展度,因为那是想象和猜测的好奇力发生着作用,那是上帝给人的一种浪漫,那是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走出的一条路。
谢谢你的直率和有趣。
我之所以觉得博客还可以一用心阅读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那么多的真实的朋友存在,进行着真诚的交流,即便没有见面,他们却还是那么一如既往。
我上网的时间不定,大多在晚上,有时工作到很晚,明知对身体不好,但难以放下。“黄山白子”先生确有其人,他不是我的马甲。他能几乎与我同一时间回帖子,说明他在一天之中除了做其他正常事务之外,晚上基本是“等候”在电脑旁的。他一般都在雅昌网博客空间里,所以,我很感动。对于他来说,这能有什么利益呢?尤其是对我这么一个陌生的朋友,他能一直等到那么晚不睡觉,有是凌晨两三点,来及时回应我的声音,我真是感激。我告诉他是否可以针对我的荷花画作写点诗,他就真地做了,而且依同韵写了那么多首诗。他把自己的家庭生活的细节也写了进去,有他的女儿、妻子的生活细节,他能乐其日用之常,从普通的生活之中体会到幸福,也愿意与我们一起分享,这真是难得。我们不能打击网友们的兴趣与乐趣,哪怕自己多累一点,也要一起玩,只要大家都觉得快乐。
我有时也想过“穿马甲”来表示我的不同见解,但立即想到那样会浪费我的时间,我不能署自己的“崔自默”这个名字,而要把观点托付给一个“陌生的自己”,也许永远要隐姓埋名,对于我实在是浪费。所以,我会直率地说出我的所有想法和观点,因为是客观的、辨证的,因为是在不断思考中把立场和视角放得更高、更远,所以,就不会害怕自己起初的荒谬与幼稚。思想总是辨证中深刻的,在发展中完善与成熟的。
“我”是谁?你提到“马甲”的事,使我再度想到“我”是谁的问题。“我”只是一个字、一个概念,不能代替代表完整的我——包括肉身和灵魂。人因为“有我”,于是难免“我执”,要么因为“无我”而立即走向另一个极端“法执”。要“忘我”,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有限的实,走向无际的空。那样,也许会逐渐接近本真的存在,换言之是真理,我们对人生和艺术的追求与领悟,大体是沿着这个思路,不管它可行与否,可心与否。
人心中都有自留地,都有永远属于自己的秘密。孩子是隐瞒不住秘密的,成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能把秘密永远埋葬掉。很多秘密是不能说出来的,就像真实的故事,它一定比编造设置的艺术化的故事精彩,它就发生在我们周围甚至我们自己身上,但那是不能讲出来的,是不能一起欣赏的。那么,有机会见面时,虽然打死谁你也不会告诉我你是“OK”,也没关系的,它宛如只是离我们很远的一个小星球,虽然揣摩不到,但毕竟存在着,曾经划过一条美妙的轨迹。
OK,它在时刻为我们祝福着。
崔自默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