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典数则

(2007-01-02 01:15:32)

读典数则

崔自默

 

    艺术有大众性品质,要走近大众,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华严经》)。文化艺术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艺术家的本事和能力也是要被大众利用的,利他而自利。在象牙塔里的东西,什么也不是。

    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看的长远,也要看的辨证,要有科学的发展观,不能盲目、冲动。“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有胎生胎因情有,有卵生卵因想生,有湿生湿以合感,有化生化以离应”(《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物种的发生与存在形式多样,存在还是毁灭自有定数。有生命力的东西,自然不要保护而发展、繁荣,那些需要放在温室里还不能存活的东西,因为不能适应环境而暂时消逝——也许将来社会条件合适,它还会应运而生。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循循善诱、喜闻乐见,是教育之良方。“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众生爱财为本性,则满足其欲望,令其生欢喜心,然后生佛陀智慧。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得到本事,是会激励人学习进步的。枯燥的说教与虚伪无用的知识,即便认真学习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不遭人嫉是庸才,德高谤兴、事修毁来,是人类的普遍现象。听到非议就大生其气,以至破坏自己身心健康,无异于证明自己的脆弱、愚蠢、幼稚、肤浅。“闻谤不怒,虽谗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永嘉大师证道歌》)又,“寒山子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拾得问对录》)不能说要学会气人,但重要的是要学会不生人气。安禅制毒龙,自己的心情不受自己的控制,才是最可气的——生自己的气,也是反省反思、自警自策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