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崔自默
崔自默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749
  • 关注人气:4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医患关系

(2006-11-27 20:15:11)

也谈医患关系

崔自默

 

我的父亲除了作中学教师之外,还是一位乡间的赤脚医生,为很多病人除去过病痛。记得小时候在家里西屋的墙壁上就贴着好几张人体经络和穴位的图纸,我在桌子上所能看到的书则大多是一些中医理论和汤头验方方面的,所以我对中医也略知一二。可惜,“医不自治”这句话应在了父亲头上,他没有办法医疗自己的绝症,55岁便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这句话很有哲理性,也很有科学性。天底下大概没有绝对的百分之百准确的道理,尤其是对治病救人这样重大的事情;病与老这两个概念一同迫使人类低下他以为智慧的头颅。医学治病最主要的问题是分析病因和药理研究,如果能找到准确的一对一的集合关系,对准确之症下准确之药,病就不再成其为病了。

一对一的关系,就是缘分,百分之百的难得。不管病大小,只要能找对医生,分析病因确切、开出的药方正确,就迎刃而解、化险为夷、妙手回春,可惜,大多的情况是不对路,是来不及、是失之交臂,于是阴差阳错、鬼使神差,医治无效。肯定在某时某地某人能用某办法某药物解决问题,但是没有遇到,还有,生命的长度一定,它等不及。

久病成医之人,是对自己类似的病情有所了解,但大多情况是病情在不断变易,总有自己逃不出的一天。变化性、变异性和微妙的差异,使得很多病无法医治,也就此使人与人的命途区分开来。一般病性的患者能碰到与之相当的医生,于是病能治;不好治疗的病又偏偏遇不到医道高手,于是只有无奈。医术是真学问,中医是世界上最玄妙的真学问,可惜那种道术需要多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而且是靠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来解决,难以用科学化数量化的方法来传达传授给学生。医德医术,其人其道,真正明白中医道术并窥探到最高境界的人如华佗、扁鹊,毕竟少之又少,奈何奈何;而芸芸众生所能遇到的大多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的半瓶子醋的江湖医生,不但治不好病,还会令人怀疑和埋怨医术其本身的高级与科学性;现在人造的中药性能本来就差,而那些惟利是图的造假药之徒更是可恶之极,他们毫不吝惜地毁坏着中医的名声。遇不到好学生,再高明的医术也会断绝;而且,很多家庭绝招只传男不传女,在还没有公开之前一不注意就断绝掉了。中医要存在发展,不能有名无实,必须使那些真正内行、真正懂得中医学问的学者发挥出来,使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借助于科学的可以交流的语言进行传播,走向深入,推陈出新,造就辉煌。

    我的哥哥是医生,他说很多中医学的研究生博士生从思想上就忽视中医,而且懒惰地依赖西医的诊断方法,所以对中医根本就是隔膜,靠他们传承中医没有丝毫希望。哥哥大学毕业后到友谊医院工作,极为辛苦,挣钱却不多。他有时也发牢骚,说很多现实问题摆在那里,个人根本解决不了,只能面对。很多危难病人拉来抢救,在脱离了危险之后,交不起钱就跑,于是医生们的奖金会被医院扣掉。伦理道德、医疗体制、社会保险等等环节,是整个一盘棋,只靠一两步的挪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后来哥哥到了美国,还是作医生,很有成就,但他不断要求进步,仍然很是辛劳。我知道,他对医学有责任感,他恨天下有病,他不希望看到病人;但愿天下无病,他就可以改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