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总以为人都在干有道理的事

(2006-07-14 17:10:53)

别总以为人都在干有道理的事

 崔自默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更非圣贤,所以更应该拥有犯错误的机遇和权利。如是说,不是耍无赖,也不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思想作怪,因为我毕竟还知道“知耻”二字。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的人,就没有谈论的必要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然,智者可以很谨慎,不必不幸而言中地应了那一“必”;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疏而不漏,因果关系链条不会断绝的,得失在总体核算上是相等的,只是大家在眼前看到的还不是结论罢了。

找到了足够的理由之后,我可以为自己的愚昧愚蠢之行开脱,也可以设身处地地来原谅和理解别人。你不可能总做有道理的事,别人也一样。如此想如此做,实际上,关键问题还是为了使自己心里舒服,看破是为了解脱、放下、随缘、自在。

错误总是犯了一次又一次,次次犯的不一样,心理难免内疚;但是心理的挂碍应该立即忘却,而记住的应该是经验和教训。自己总是在责备自己,检讨自己,就会失去前进的热欲和动能。另一方面,总是很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如何说道自己,就会背上莫名其妙的包袱,受到束缚,怎么还能舒服得了?你毕竟不是为别人活着,念叨你说道你的那些人,其监督的义务和责任是有限的,他们没有给你盖棺定论的权力和能力。即便你认为自己做的很到位,可是想让所有人都说你好,那简直是痴心妄想。你只要有良心、良知,自己规范自己,努力去做,就是了。

说到这里,为防止矫枉过正、过犹不及,还是回顾和反省一下。记得上中学时,县长招待父亲和我们“崔氏三兄弟”,听我们介绍学习经验,并鼓励我们给家长提意见,看教育方法上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我借机对一向严厉和权威的父亲提出点异议,认为应该得到更多的自主权,允许犯一些错误,哪怕自己碰壁,然后自己反省,也许如此寓教于乐,效果会更好些。父亲没有多说话,只是以他所熟悉的中医理论做比方:“对待疾病,要防患于未然,预防大于治疗,如此才是健康之道。”父亲的这句话,深刻在我的心里,至今言犹在耳。

最后再打一个比方,既然是“比方”,就无所谓恰当不恰当:你开车往沟里走,沟边站着几个农民工,他们不会阻拦你,因为他们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他们以为你在干有道理的事,当然,等你掉进沟里以后,他们会看热闹,随后,在你的请求之下,他们还会帮你把车推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