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教育 |
分类: 公务员考试信息 |
来源:中国人事报
今年5月14日-18日,广东省2008年公务员面试全省统一时间。带着上述问题,记者随机前往其中一个考点——韶关市,目击了该市公务员面试的全过 程。每一个环节,记者都试图寻找它的漏洞,发出诘问:这样做能否实现面试的公正公平?经过三天零距离的观察,上述疑问一一有了答案。这个距广州200多公 里的粤北山城,正试图炼就公务员面试的“无缝钢管”——
本报记者
现场目击
5月14日:面试的第一天
(背景:2008年,广东省韶关市公务员开考职位474个,1044名考生入围面试。面试开始之前的5月9日,在市纪委的监督下,市人事局从考官数据库 482位考官中随机抽取出88位考官。13日,这88位考官被集中至市委党校封闭培训,同时,12名主考官名单确定。)
7∶20,韶关市委党校食堂,主考官排成两队,进行抽签。主考官按照自己所抽组号,对应餐桌号,入座就餐。
7∶24,其他考官分两队排队进入食堂抽签,按各自签上标明的组号,对应餐桌入座。至此,12个考室的考官组合确定。
7∶45,参加上午面试的168个考生开始排队进行抽签。按照签上的组号和序号,考生找到相应组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对考生进行登记,验证身份,发放标明面试序号的胸牌。同时,考生手机交由工作人员保管。
抽签现场,韶关电视台正在进行拍摄。普通市民通过电视可以收看到抽签的全过程。
7∶50,考官由工作人员引导,分别进入市委党校主楼5-9层的考试室。按照规定,考官将于8点拆封试卷,研究试题。
8∶28,记者进入第十二组考室旁听,手机被要求交由监督员保管。记者看见,7位考官一字排开,计分员、核分员和监督员坐在一旁。考官的手机被统一放在监督员处统一保管。
8∶30,面试开始。1号考生由工作人员带入。主考官按照试卷题目进行提问,共四题。时限为20分钟。
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考生被禁止自报姓名和准考证号,考官面前也没有考生的姓名和报考职位等资料,只按考生的序号在评分表上评分。
8∶40,1号考生只用了10分钟,便将所有问题回答完毕。面试结束,他由场外工作人员引导至考后休息室。2号考生由另一名工作人员引导进入考室。
9∶02,2号考生面试结束。
……
12∶32,第十二组考室14位考生的面试全部结束。
12∶40,考生按顺序单独进入考场,由主考官宣布面试成绩:1号考生,你的面试成绩是79.16分;2号考生,你的面试成绩是……此前,所有考生的笔试成绩已在网上公布。
12∶50,试卷及计分表密封,并由监督员送至考务组,现场有市纪委、市人大领导干部监督。此时,考官们的午饭被送进考室。考官们被要求就地休息,不得离开考室,不得要回手机。
记者同时看见,参加下午两点考试的考生已陆续到来。按照上午的程序,考生到齐后,开始抽签确定考室的组号和序号,并采用一套新试卷。
接下来的两天,面试程序相同。
考场四问
一问:考官的人情作用有多大?
无论是考官还是考生,根本预料不到谁考谁。——考生
在考后休息室,记者随机找了一名考生聊了起来。这位韶关本地的考生坦诚地告诉记者,自己曾打电话给已经考上韶关市公务员的同学,咨询过是否需要“找关系”。
“同学说,不用找关系,找了没有用,自己发挥好就行。”然而,真正打消他“找关系”念头的,还是同学对公务员面试过程的详细介绍。
“除非你能买通几百个考官,如果有那个本事,倒可以试一试。”这位考生双手一摊,无可奈何地感慨道。
据介绍,韶关市目前已建立了拥有482人的“考官库”。考官广泛来自市直机关、县级机关的纪检、组织、人事、公安等各单位的人事干部和纪检干部。
从2004年开始,韶关市公务员面试就实行主考官、考官、考生“三抽签”制度。考官每天的组合和组别都随抽签结果而变,每半天面试的职位有多个而且不 同。同一组的面试考官不一定都来自用人单位或是同一单位,在同一组面试的考生不一定都是报考同一职位的。“无论是考官还是考生,根本预料不到谁考谁。”多 位考生表示。
一位来自长沙理工大学的考生告诉记者:“即使我和个别考官打了招呼,这个考官也不一定能被抽选为此次考试的考官。即使他担任考官,也不一定会和我分到一组。”
“如果你认识的考官恰巧就分在你那一组呢?”记者追问。
“那也没有办法!”多位考生表示。原来,每个考场一个考官组共七人,其中主考官一名、考官六名。即使有考生认识的个别考官碰巧抽到在这一组担任考官,按 照面试成绩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的规则,考生也无法达到提高面试成绩的目的。而如果某位考官打的分数比其他考官高出很多,他将面临调查。一旦作 弊行为被核实,他将被直接从考官库中除名。
韶关市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乐昌市人事局局长和曲江区人事局局长今年都因为子女参加公务员考试而回避,不担任面试考官。
二问:考三天如何保证不泄题?
“三天,6套不同的试卷,广东省统一时间进行。”——人事考试办主任
今年韶关市的公务员面试时间为5月14日-16日三天。三天之久的面试,如何才能保证考题不泄露?
在韶关市公务员面试现场,记者看到,抽签结束后,考官即进入考室,考生则在候考室,双方上交所有通讯工具,此时,现场直至卫生间、走廊每一个角落的信号早已全部屏蔽。即使有人身上仍然带有通讯工具,也无法和外界联系。考官和考生也不能随意走动,他们处于全封闭的状态。
面试开始后,考官与考生之间也根本没有办法相互告知试题内容。考官的午饭会送到考试室,中午只能就地休息。考官面试中途上厕所,也必须是评完分,宣布暂停后,由监督员陪同才可前往。而下午,考题又将不同,考生也是新的一批。
“同一职位半天面试完,考生是上午考就上午来。下午又将换一套试卷,三天,6套不同的试卷,广东省统一时间进行。”韶关市人事局人事考试办主任柯智耀告诉记者,为了使面试不泄题,同时还保证面试的公平性,韶关市采取一天两套试题,同一个职位同一套试题的办法。
三问:怎么保证分数的公正公平?
“前3位考生独立平衡分数,尽量统一评判标准。”——考官
由于面试试题和考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评判标准不够统一一直是公务员面试中的一个难题。考生很可能因为面试的顺序而遭遇不公平的评判。这道难题,也是韶关市多年来一直试图攻克的。
2003年以来,韶关市从提高考官素质入手,已经先后将512名面试考官,送到广东省人才评价中心进行培训。目前考官库中的482位考官均取得面试考官资格证。
记者看到,从考官拆题到开始面试第一位考生,中间有30分钟的间歇。这30分钟正是留给考官认真研究和讨论试题的时间,以便考官尽量统一评判标准,避免评分的随意性。
在前三名考生面试结束后,考官们还将有一段时间平衡前三名考生的得分,进一步明确评判标准,以确保整个面试的公平、公正。之后,每面试一名考生,考官就应立即打出分数,签上名字,由监督员统一收取交给计分员。
据记者了解,韶关市公务员考试的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60%、40%。对于这个比例是否会影响考试的公正性,一位外省考生认为:“面试成绩比例低一点,更能体现公正性。因为,20%的差距不一定靠面试找得回来。如果在面试中玩猫腻,效果将大打折扣。”
四问:工作人员怎么过好“权力关”、“人情关”?
——市人事局局长
买通考官没用,那买通工作人员可行吗?如果考生和考场内的计分员或是其他工作人员恰巧熟识,这对考生来说会不会又是一个新的作弊机会?
在韶关市公务员面试现场,计分员、核分员和监督员是考场内除考官之外仅有的三位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来自韶关市不同的机关和事业单位。
“考试三天,工作人员同样被封闭,而且,工作人员的安排随机性很大。如果计分员恰巧和考生熟识,故意将该考生的分数计错,核分员和监督员的核算仍然可以 发现。”韶关市人事局人事考试办主任柯智耀告诉记者。根据规定,计分表上不能出现任何涂改,一旦出现涂改,每处涂改旁边都要签上涂改者的名字,承担相应责 任。
在公务员面试现场,记者还看到,除去考官外的8类工作人员都各司其职,不能离开岗位。候考室、考后休息室、考试室内的工作人员也被禁止交叉进入。
面试中无法作假,那么面试结束后,是不是可以买通人事局官员,窜改面试成绩呢?
据了解,面试考生的分数当场宣布后,分数表将封存人事考试办的保密室,接受监控;在每次面试过程中,该市人大、纪检部门全程参与监督,并随时接受公众的投诉和监督。
考生日益增强的法律维权意识也越来越成为有关工作者面临的一大压力。在现场,多位考生表示:“如果出现不公正的事件,相信一定会有说理的地方。”
韶关市人事局局长林得成告诉记者,要过好“权力关”和“人情关”,还在于个人遵守纪律规定的自觉性。“公务员考试把的是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关,没有把好,影响的就是整个国家和社会。”他说,“从我的职责出发,一切要做到经得起事后检查,经得起群众的评说。”
“找谁都没有用。”这是记者在韶关市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记者了解到,此次参加韶关市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外省市的占到21%,分别来自江西、湖南、湖北等全国30个省市。这个比例与韶关——广东省一个欠发达地 区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对于韶关市来说,这个比例的意义也许更多的在于:韶关市公务员面试的公平公正公开,赢得了广大考生的认可!
“三抽签”对“人情分”说“不”
——专访公务员录用考试专家、心理学博士、广东省人事考试局局长李雅林
本报记者
记者:在公务员招考中,不少考生认为:笔试很公正,面试容易有猫腻。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李雅林:从考试评分的角度来看,任何考试都可以放到“客观-主观”这个纬度上进行观察。与笔试相比,公务员录用面试的主观性更大。一是面试没有绝对的、 固定的和统一的标准答案;二是面试的评分实际上是根据考生的水平进行排队,属于对考生做“等级评定”,而非客观的赋分;三是面试评分的准确性受制于考官的 能力、经验、有无接受正规的面试技术培训等等。可见,由于面试评分固有的主观性,导致它更有可能出现评分误差。
另一方面,当前考生的质疑可能更多指向考官的“人情分、面子分”。面试过程中,如若面试的组织细则制订不严密、个别考官思想素质不过硬、面试的组织监督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评分的不公正。
记者:广东省韶关市在公务员面试中采取“三抽签”制度,即主考官、考官和考生临时抽签确定考场,以最大限度地杜绝人情分、关系分,您认为这种做法能否确保面试环节的公平公正?是否还存在漏洞,应该如何完善?
李雅林:目前,广东省各地市的公务员录用面试都采取了考官、考生临时抽签确定考场的“双抽签”制,应该说,这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杜绝“人情分、关系 分”起了重要作用,韶关市采取“三抽签”制是一种深化。制度建立后的关键是将其落实到实处,这里的一个前提是要建立有足够考官数量的“面试考官库”,减少 考生与考官“非正常接触”的概率;另外,还必须加大监督力度。
记者:在公务员面试中,各地的公务员招考部门都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以确保公务员招考公平公正。怎样才能让这些措施不流于形式?
李雅林:我认为,当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第一,完善现行的面试有关规定和细则,对各地在面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在考试管理模式和 考官组成上,究竟是由用人部门自行组织、自选考官,还是由公务员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统派考官,或共同组织、按比例组合考官?都需要及时研究解决,加以规 范。
第二,多年来,各地公务员管理部门对考官队伍的建设做出了不懈努力,但由于人事变更,考官流失量大,必须及时培训考官人选、提高考官面试技术水平、壮大考官队伍,同时完善面试考官资格制度。
第三,加大公务员考录面试的公开力度,疏通考生投诉通道,加大监督力度。各地在这一方面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去年重庆市推行了“阳光面试”试点工作, 我省南海市采取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面试过程、邀请学生家长旁听考生面试等,都有效避免了面试赋分中的不公正现象。当然,对这些探索还要完善一些相应的配 套措施。
记者:面试的权重在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中并不一致。您认为,在整个考试成绩中,面试的权重占多少才算科学合理?
李雅林:这个问题涉及笔试、面试在测评性质和测评目标上的定位。
公务员录用考试推行之初,笔试被视为“资格性考试”,面试被视为“选拔性考试”,笔试只选出入围者,入围考生凭面试成绩确定是否作为录用人选。后来的形 势发生了变化,为避免“高分低能”和考生突击死记硬背造成的“虚假高分”,笔试中以“申论”科目取代了知识考试科目,更加注重现实工作能力的测试。这样, 笔试的选拔性功能就凸显出来。通过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合成,就更能达到和实现考试的“择优”目的。
在实践中,有的地方面试成绩比重逐年下降,由原来占60%,下降到50%、40%。我认为,过分地降低面试的分数比重,就背离了面试设计的初衷,无法实现全面测试考生能力的目的。至于究竟占多大比例,还要通过效度研究确定,当前我建议不要跌破40%。
记者:就面试时间来说,各地做法也不一,有的是十几分钟,有的是几分钟。有人认为,面试时间不到二十分钟,就不足以全面了解一名考生。在您看来,面试控制在多长时间为宜?
李雅林:面试所测评的要素一般有6—7个,面试试题有4—5个。当前,除“言语表达”和“举止仪表”两要素外,其它主要要素与试题最好一一对应,这样更 有助于考官提高按要素评分的效度。为全面地对考生做出评价,不能随意减少面试测评的要素;试题过少,就很难准确地观察到考生的各种能力要素。根据多年的实 践,每道试题一般要为考生预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整个面试宜控制在20到25分钟左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笔试相比,面试的一个优点是可以 加强考官与考生的互动,因此,对面试的时间控制不能绝对化。我不赞成工作人员用秒表记录考生答题时间,时间一到,就立即要求考生停止答题。这种做法形式上 貌似公平,但可能蕴藏着在测评目的上的不公平。正确的做法是,考官要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控制面试节奏,在大致规定的时间内,尽量让考生把话讲完,使考官能 够准确地把握考生的真实水平,恰如其分地赋分。(2008-06-06)
前一篇:深圳公务员面试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