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杨澜的BLOG上的一个文章《有一种爱情之外的力量》文中是这么写的:
偶然读到前苏联学者做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因爱情而缔结的婚姻结局都不幸福。”心中不禁一震――婚姻若不从爱情始还有幸福的可能吗?
学者有学者的冷静,我等以爱为真谛的凡夫俗子纵使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也必须对他的调查给予应有的尊重。
但是,这其中或许有什么道理?当爱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总是无暇他顾,说起来爱情总是如同肇事者般逃逸,留下生活和无尽岁月做为现场。如果婚姻是一间居室,爱情只给了我们一把开门的钥匙。每一个做过装修的人都知道,从拿到钥匙到搬进新居,再到受家的自由自在,那可着实要花不少功夫呢。婚姻需要爱情之外的另一种纽带,最强韧的一种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那是一种伙伴的关系。在最无助和软弱时候,在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那时候,你们之间的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一个人是一个世界,两个人是两个世界。不论婚姻是否跨国,把这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时候,仅仅有爱情就不足够了――据说,它的第一次燃烧只有8个月而已。
并不是每一桩婚姻都值得挽救,但我祝愿那由真爱而始的姻缘天长地久。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绝大多数因爱情而缔结的婚姻结局都不幸福”这个调查结论,我觉得可能是与翻译或中国人理解上的偏差有关,从其语意上联系起来看,可能把“爱情”理解为“喜欢、浪漫和激情”会更恰当一点。这样一理解后,结论马上就成立了。因为,爱情和婚姻真正持久的基础,并不是热恋时的一见钟情,也不是精神上的情感燃烧,更不是外表的吸引。这些因子固然在恋爱时非常的重要,但真正快乐幸福持久的婚姻,需要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然后才是彼此价值观的基本一致、志趣的大体相投,彼此的欣赏和精神上的交流,这些才是爱情和婚姻持久的基础,有了这样的爱情,结局肯定是幸福快乐的。否则,这个爱情工程连根基都没有。
前一篇:刘信达vs宋祖德
后一篇:智慧的男人去爱一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