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受邀去风入松书店参加读者交流活动
(2010-06-13 17:45:08)
标签:
风入松书店看历史松山余戈文化松山战役笔记军事历史 |
分类: 行踪 |
国家历史大讲堂
主
主讲人:余戈
时
主
协
讲座主题:
1944年松山战役中国投入两万多兵力,攻打三个月,全歼日军一千余人——不到二战日军战死总人数的千分之一,而己方战死却达七千多人,是一场地地道道的惨胜。价值何在?余戈通过四年时间实地考察、走访战争亲历者,查阅大量史料,请友人帮助翻译了来自日本、美国方面的官私战史和“战记,通过“微观历史”的方式告诉我们,这场战役是二战日军在亚洲战场上的第一场“玉碎战”——被全部歼灭的战役,也是中国军队第一场成功的攻坚战;说它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中国战区的成败得失都不过分。
余戈在作田野调查的过程中,采访到了十多位老兵。无一例外,这些老兵年事已高,已经很难听到一个连贯的故事。与抗战的老兵们正在不断逝去一样,新中国成立以后几次战争亲历者的名单也在悄悄地缩短。在余戈看来,宏大历史的研究方式太粗线条了。事实上,每一个士兵都值得重视——他们才是战争最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微观战史的研究有助于后来人珍惜历史资源,从中见微知著,汲取更丰富的精神营养。中国的历史书传统总是宏大叙事,最后留下的肯定是大人物的名字,大事件的结果,而那些鲜活的细节、卑微的普通人,改变历史的一个瞬间,肯定是最先被删除的内容。在这期国家历史大讲堂中,余戈将向广大历史爱好者分享他在“微观历史”写作中的体会和感悟,为我们带来松山抗日战役中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讲师简介:
余戈,《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副主编,发表散文随笔、文化评论、报告文学类作品百余篇。2000年起,业余时间收藏抗战文物、研究抗战史。余戈的著作《1944:松山战役笔记》抛弃传统史学的宏大叙事,以“微观战史”的方式,展现了松山战役中日双方真实攻防一百天的全过程。钱文忠称此书“非仅还历史公正而已,实乃民族历史认识心理健全之标志,可愧杀某些历史学家也”。
讲堂简介:
国家历史大讲堂是由《看历史》杂志举办的公益性开放讲座,旨在推动公众对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讲座每月邀请国内历史文化学者主讲。《看历史》杂志前身为隶属成都传媒集团的《先锋国家历史》杂志,创刊于2007年9月9日,于2010年4月6日正式改刊名为《看历史》。是中国第一本“以新闻方式发现历史”的新锐历史杂志。
报名电话:010-68425660
乘车线路: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公交26、47、302、332、333、718、740、751、808、944支、963、982、983支、运通205中关村西下车;运通105、运通106、特4、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