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读书报》评论《1944:松山战役笔记》

(2009-09-17 18:46:42)
标签:

中华读书报

军史

中国远征军

军龄

章东磐

文化

分类: 争议

[博主按]1944:松山战役笔记》上了《中华读书报》的推荐榜单,编辑丁杨先生撰文作了点评,特节选转载如下:

 

[原题]历史的可读性 文学的厚重感

关于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历史的图书近来成为坊间一个规模不大热度不小的“现象”,其中既有专业军事研究者的军史著作,也不乏对此段历史感兴趣并投入相当时间、精力的民间人士的作品,前者如余戈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后者以章东磐的《父亲的战场》为代表。从军品收藏者过渡到军史研究者的余戈有20多年军龄,积四年心力写作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以还原当时战场情况的“日记体”记录那场战役的种种侧面、细节,从图片到引用文献均有出处,体现作者专业、严谨的一面。《父亲的战场》作者章东磐曾当过炮兵,其后的人生阅历异常丰富,他亲赴滇缅走访当年抗战老兵,多方搜集资料,章著多些感性,纪实成分大过记录史实的军史写作,但仍不失为一部好读、富有激情的中国远征军群像素描。这两本书风格相异,从不同角度为这段意义深远却长期未得到应有关注的抗战历史添上接近史实的一笔。

 

博主解释一下:

丁杨先生将我列入“专业军事研究者”之列,实在不敢当也。拥有20多年军龄,也不一定就是专业军事研究者的资质。这倒不是出于谦逊,而是,据我与那些专业人士有限的的接触,觉得还是离他们越远越好,我既不擅长“注释经典”,又不擅长“命题作文”,更不擅长在任何一个主题的研讨会上侃侃而谈,所以,还是悄悄地跟军事发烧友混在一起比较自在。

不过,还是要感谢《中华读书报》的厚爱!

 

原文链接:http://book.ce.cn/ssjj/200909/17/t20090917_2003525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