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老骏被教育部通知雷到

标签:
幼儿教育教育部国家教育小学教学管理校园 |
我儿老骏今年7岁,上二年级。此人从小,即对各种规章制度显示出过人的敏感,比如玩具说明书中的危险提示,电视节目里的消防安全知识,雷雨天如何防雷避电,哪些食品中可能含有有害添加剂,交通标志和指示灯的各种含义……等等。他因为爱读这些东西,不断向我和他妈打听,结果到3岁左右就认识了一箩筐汉字,熟悉并绘画了几十种公共安全类的标志符号。
我和他妈都是行伍出身,似乎都不是胆小的人,对遵守法纪这个事,也就是一般合法公民的水准。但没想到家里居然出了个看来打算以循规蹈矩为使命的人。我们曾经琢磨过,要不就培养着孩子将来学法律,当律师?他肯定能记住那些N条N款。
像我这种内心散漫、心怀自由渴望之人,中学时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对别里科夫先生蔑视而同情,认为他主动剥夺了自己的人生快乐,当然那是当时俄国专制制度“异化”的结果了。但是,7岁的老骏从何处被如此异化了呢?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孩子内心规矩意识颇强,但毕竟聪明而精力过剩,所以在课堂上并非一个安静的小绵羊,相反,倒是被老师批评得最多的学生之一。“坐不住!”是基本特点,有时老师忽然看不到他了,一低头才发现躺在课桌底下鼓捣什么。也难怪,他上一年级前就认识了3000个汉字,报纸都能读,老师所讲的自然就是重复,吸引不了他。早识字的好处是,数学题全部能看懂意思,无须我们多费口舌。
插叙一下:老骏2岁时即通过路标、广告牌识字,且胆大过人。有一天他指着我们大院对面的大楼,大声念道:“游冰馆接特楼!”我抬头一看,他说的是“游泳馆接待楼”。秀才识字认半边,老骏认了2/3强。剩下那一点点,更正一次也就记住了。
到一年级结束,老骏同学没能评为三好学生,是班里唯一成绩满足条件而未评上的人。他妈起初还忿忿地抱怨,后来发现低年级的“三好”对将来小升初择校不算参考条件,遂作罢。
但是,最近二年级一开学,老骏却连遭老师表扬:这孩子变得很规矩了。完全像换了个模样。
纳罕之余,终于打听到了原委:
那天,他妈在网上看新闻,不觉念出了声: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老骏正在旁边鼓捣自己的破烂玩具,听到后过来小心地问:老师会怎样批评呢?他妈浏览了一些相关新闻,胡乱发挥道:以后老师可以让孩子留级,或者开除学籍了,可能还允许用尺子打手板。
老骏貌似镇静地点点头,又去玩自己的了。后来,他妈放学时去接他,就听到了不少老师对二年级新生老骏诸般新变化的介绍和夸奖。
由此看来,老骏是这样一个人:在他心里,爸妈的“话份”最轻,其次是老师,“话份”最重的是教育部。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国家教育三个层次上,国家教育的威力最大。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希望教育部以后多发一些比较靠谱的规定。既然我儿子现在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国家的人,那么,我也希望这个国家更靠谱一些。60岁了,再不靠谱不像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