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士康惊现第13跳的幕后真相

(2010-05-27 11:46:53)
标签:

杂谈

     富士康惊现第13跳的幕后真相

 
郭台铭昨日刚刚鞠躬道歉,昨晚即发生第12跳(新浪科技配图,图片来源:中新网)

    据台湾中天电视台消息深圳富士康26日晚发生第12起跳楼自杀,今天(27日)早上又传出第13跳,一名女员工受重伤正在抢救。这已是富士康今年以来发生的第13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这些跳楼事件共造成11人死亡,2人重伤。而就在数小时前,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刚刚承诺将向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改善员工生活。

  目前,还没有富士康对13跳的有关反馈情况。该公司已经承认了第12跳的事实。为应对连续的跳楼自杀事件,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已前往深圳,并带领约300名中外记者参观富士康厂区,以修复富士康受损的形象。富士康是苹果iPod和许多其他知名电子产品的代工商。

  郭台铭承诺,富士康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更多员工自杀。富士康的办公和宿舍楼顶已经加装防护网,防止有人跳楼。富士康还培训了约100名心理健康顾问。郭台铭同时表示,富士康将在两周内为员工调整薪水,并出资建设医院,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郭台铭表示,在连续跳楼事件发生后,他常常夜不能寐。下班之后,他对响起的手机铃声感到害怕,因为他担心发生新的自杀事件。郭台铭在媒体前反复表示,他对于一连串的悲剧感到抱歉。他说:“我最关心的是防止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员工坠楼事件折射出二代农民工的集体困境:

“80后”、“90后”因无法融入城市而痛苦

  接二连三的员工坠楼事件让富士康管理层焦头烂额,他们甚至请来高僧做法事祈福,但那片聚集了30万工人的庞大厂区仍然没有平静下来。

  员工们缺少文化娱乐和朋友交往,无法倾诉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这对很多“80后”、“90后”农民工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他们当中很多人是独生子女,心理比较脆弱,虽然生活在城市,却无法融入城市,在单调重复的工作中容易产生抑郁倾向。而富士康基层员工中“80后”、“90后”已超过85%。

  按照涂尔干《自杀论》的说法,个体的社会关系越孤立、越疏离,就越容易自杀。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障碍之一。对此,富士康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设立宣泄室在确保隐私的前提下让员工打击橡皮假人,下发通知鼓励朋友、老乡住在一个寝室等等。

  但是,光靠企业的力量还不够。在富士康这样的工厂探索建立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参与进来,努力改善新一代打工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将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尽快延伸到企业厂区内和周边地区,引导建立“老乡会”、“同学会”等民间社团组织,并逐渐放松以至消除各种制度性障碍,让二代农民工能真正融入城市,过上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  

   

视角:富士康“13连跳” 从何时埋下祸根?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接连发生员工自杀现象,有关人士认为,对于这些选择轻生的员工,从人生什么时期悄然埋下了“祸根”?记者采访发现,郑州市一些中学认为“逆商培养应从娃娃抓起”,正通过心理教育辅导,拟为未来的职员铺设更为宽广的心灵之路。

  血色档案“天之骄子”接连轻生

  近年来,职场人士自杀事件频频曝光。今年1月至5月,富士康发生13起员工跳楼事件;近两年,法国电信的“自杀潮”更是震惊了全世界;加上曾被媒体报道的华为员工自杀事件,企业员工自杀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私人问题,而成了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公共问题。

  有调查显示,职场人面临的压力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近两成的职场人明确认为自己“过劳”,比例为16.4%;42.6%的人认为自己“比较过劳”。两者相加,即近六成职场人认为自己已超越了正常的工作状态,处于一种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当中。

  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对北京、上海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超过26.5%的大学生有过自杀念头。据媒体报道的数据,大学生自杀事件已由2002年的27起,激增至2006年的130起;仅2009年上半年,北京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

  原因剖析企业“病”不是唯一原因

  近年来,普通人的自杀事件之所以被众人所知,大多是以“某著名企业员工自杀”为背景。舆论普遍将之归咎为企业“病”了,且“病”得不轻,职员自杀原因在于工作压力大、企业文化缺失以及管理疏漏。然而,这种判断不免将自杀问题变得单一化,从而遮蔽了自杀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使人们看不到事件的本质,这将不利于自杀问题的解决。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专家胡雄副院长介绍,中国国内的自杀人数以卫生部公布的资料为基础,按照漏报率调整后是每年有28.7万人自杀死亡。至于自杀未遂的数字,卫生部有一个报告,约为200万人。

  自杀是中国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是15岁至34岁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150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有16万小于18岁的孩子因父亲或者母亲自杀而变成单亲家庭。

  “分析自杀原因,主要是丧失了个人希望、生活不幸、特定性格、周围极端氛围、遗传基因,以及是否方便获得自杀工具等。每个案例都应该从几个角度去考虑,可能一个因素特别重要,另外的因素次要。一般是几个因素同时存在,才导致这样的严重后果。”

  富士康成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心灵之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至少从形式上给了员工一个沟通的场所,但要解决员工的各种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国外心理学界已有一套针对企业员工进行援助的规范化程序EAP(心理管理技术),这项技术国内有些大企业已经在做,核心是以下四点:第一,进行专业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评估;第二,搞好职业心理健康宣传;第三,对工作环境的设计与改善;第四,开展员工和管理者培训。通过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保持积极情绪、帮助员工掌握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管理者掌握员工心理管理的技术,能在员工出现心理困扰问题时,很快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

  “平心而论,不能把所有的罪愆归结到企业身上,但有些企业在频发的自杀事件中,难脱干系。平常多一些疏导,事后多一些人文关怀,这也是企业应尽的责任。”郑州市一企业员工胡先生认为。

 

深圳市政府:富士康管理文化使负面问题叠加

  新华网深圳5月26日电(记者叶前)深圳市政府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政府有关部门就富士康多起员工坠楼事件的调研情况,以及事件发生的多方原因和下一步的防治措施。

  深圳市政府秘书长李平在发布会上说,富士康科技集团发生的员工坠楼事件,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员工个体、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情况比较复杂。

  从个体来看,这些员工大多属于“80后”和“90后”,思想观念不成熟,涉世不深,经历磨炼不够,心理比较脆弱,对情感纠纷、环境变化、工作生活压力调节能力不够;从企业来看,富士康集团43万名处于相同年龄段的年轻员工聚集在一起,加上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容易使一些问题和情绪产生“叠加效应”;从社会层面看,这些员工远离家乡,缺乏亲人朋友的关心,社会服务关爱、支持援助也不够,容易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李平说,下一步深圳市政府将从加强防范、改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强心理干预的针对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管齐下,多策并重,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主要措施包括:

  首先,深圳市委市政府将成立更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专责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力推进有关工作。公安等部门将和企业一道,密切配合,人防、技防、物防措施一起上,仔细排查、堵塞漏洞。

  其次,深圳将加强企业周边的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加大社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等,让员工在工厂内外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深圳市有关部门将指导帮助企业加快建立完善员工心理咨询体系,为全体员工提供心理咨询、辅导等服务,及时提供帮助实施有效干预,增强防范效果。

  李平特别强调了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要向社会及时发布客观、真实、全面、准确的信息,营造积极、健康、客观、理性的舆论氛围。

  李平呼吁富士康朝气蓬勃的年轻员工,作为深圳新一代建设者,希望所有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当天下午,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率市、区有关部门赴富士康集团进行调研,研究采取措施,加大防范力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