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调整采供血机构规划维护血液制品市场健康与安全

(2011-09-01 11:21:20)
标签:

贵州省

单采血浆站

原料血浆

健康

分类: 贵州关闭血浆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1年8月30日

  贵州省近期公布了新的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下决心大幅压缩关闭单采血浆站,此举在得到各方广泛赞誉的同时,但也对血液制品市场造成一些影响。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在短期内会有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贫困地区不应成为"供血站",调整结构更有利于保障血液质量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贵州拥有的血浆站数量居全国前列,采浆量高达全国总量的20%至25%左右。根据新的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8月1日起,贵州省16个单采血浆站正式停止采浆。记者近日在惠水县单采血浆站看到,这里的两个采浆室都已经关闭,40台血浆采集机已全部停止工作。

  根据《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4年)》,按照区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状况、疾病流行情况以及血液制品的生产所需原料血浆的实际情况,贵州省将在贵阳市设置血液中心1个,在其他8个市(州、地)政府(行署)所在城市各设置中心血站1个,此外只在开阳、独山、普定、黄平等4个县设置单采血浆站;不再设置单采血浆站的县将设置储血点,保证辖区内临床用血的供应。根据这一规划,贵州省内16家血浆站将逐步关闭。

  贵州省卫生厅厅长王建富表示,贵州调整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是为了保障临床血液的供给和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全,同时有利于提高采供血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防止艾滋病等疾病经血液传播。

  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朱征明说,贵州拥有的血浆站数量在全国最多,大幅调整血站规模,是确保供血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有效举措。此次调整,综合考虑了区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状况、疾病流行情况以及血液制品的生产所需原料血浆的实际情况。

  据记者了解,近几年来,贵州省一直高度重视血液安全工作,全省采供血条件从不具备到基本具备;血液管理从不规范到规范,从自采自供到统一采供;献血从有偿到无偿;临床用血供给从无保障到有计划保障,临床用血从不满足到基本满足。

  与此同时,贵州省还逐步理顺了血液工作体制,省会建立血液中心、地(州、市)为中心血站、县(市)为贮血点,逐步取消县(市)中心血库。不断完善无偿献血、临床用血机制,并利用一切手段保证血液的质量与安全,加强采供血、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自采自供血。

  据了解,贵州省今年关闭16家单采血浆站并不是"突发举动"。针对血液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近几年,贵州在不断调整血站规模。2010年,贵州省提出,经血传播的传染病流行或高发地区,不设置单采血浆站。凡在当地现有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5%的地区,属于经血传播疾病广泛流行区,不设置单采血浆站。经查实有重大违规违纪采浆行为的单采血浆站,立即暂停采浆,进行停产整顿。停产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予以关闭,以后也不再设置。

  同时,现有单采血浆站中不符合单采血浆站设置原则的,将分步骤进行调整、整顿和逐步撤销,其余的以后逐步予以解决。

  朱征明说,在实施新规划的同时,贵州将强化政府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责任,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确保血液安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加强对辖区内采供血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开展经常性执法监督和集中治理整顿结合起来,有效打击非法采供血(血浆)活动,杜绝违法采供血(血浆)现象的发生。

  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提出,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区,而贵州血浆站却承担着全国四分之一的血浆供应,这现象本身就很不正常,不能让卖血成为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收入来源。我国应抓好无偿献血队伍建设,建立血液保障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采供血服务体系,提高血液安全保障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