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闭血浆站维护不了群众健康安全

(2011-08-10 22:03:38)
标签:

贵州

血浆站

安全风险

血液制品

公共卫生安全

健康

分类: 贵州关闭血浆站

来源:荆楚网 2011年8月10日

 

   贵州省卫生厅日前调整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从8月1日开始,全省20个单采血浆站削减为4个,关闭16家血浆站。作为供血大省,贵州此举引发血荒忧虑,一些重要血液制品将更加紧缺。(8月8日《新京报》)

 

    不可否认,一个省份集中存在大量血浆站,尤其是大量血浆站是由血液制品企业建立,以及广大贫困人群集中卖血,确实存在很严重的卫生安全风险,极易导致传染病大规模感染传播,引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从维护老百姓健康安全角度出发,关闭大量血浆站不失为一种做法,政府的出发点没有错。但是,关闭了血浆站,不等于就一定能够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相反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危害,卖血人群的健康更得不到保障。

 

    血浆站虽然有一定的卫生安全风险,但是不等于就一定会传染疾病,就一定会出事,关键在于血浆站内部的制度管理和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实际上只要政府职能部门对血浆站履行职责,加强监管,不放松监管,只要血浆站严格按照规定采浆,血浆站就不会出现失控现象,就不会危害卖血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更不会引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实际上即使血浆站关闭了,但是卫生安全风险依旧存在,而且比以前更严重,职能部门更难监管。血液制品企业需要血浆站提供血浆,合法、正规的血浆站关闭后,面临血荒,血液制品的经济效益将更高,在经济利益刺激下,血浆站很有可能铤而走险,转入地下,成为黑血浆站,继续采浆。但是政府对其监管难度要比以前大的多,而且血浆站也不再惧怕职能部门的监管,严格按照各项规定采浆的可能性降低。

 

    再者,广大群众卖血,主要就是因为因为贫穷,只得通过卖血来维持生存。在合法的血浆站关闭后,贫穷人群的经济贫困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仍然面临的生活困难,卖血依然是其获得经济来源的重要途径,为了生存必定会选择非法的黑血浆站卖血,健康更加得不到保障。

 

    笔者认为,面对血浆站和卖血存在的卫生风险,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强对血浆站的规范管理,以保障卖血群众的健康安全,而不是一刀切的关闭大量血浆站,这是最核心、最关键的措施和手段。从这个角度说,关闭血浆站其实是一种懒政行为,是政府职能部门企图摆脱监管任务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贫力度,帮助广大贫困人群脱贫致富,摆脱卖血求生存的命运。只有广大老百姓不需要通过卖血生存了,卖血链才会断,才能以市场手段迫使采浆站严格按照规定采浆,保障卖血者健康安全,卫生安全风险才会消除。否则,纵然关闭所有的血浆站,卖血现象都不会杜绝,卫生安全风险依旧在,群众身体健康永远得不到维护和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